餓了么宣布與抖音達成戰略合作(分析餓了么與抖音戰略合作的意義)
抖音已成一個巨獸。
這兩天,阿里旗下的餓了么宣布與抖音達成戰略合作。
具體的合作細節不得而知,但這足以說明抖音現在在中國市場的強勢地位。阿里這樣的巨人也不得不向抖音靠攏。
要知道,抖音現在可是阿里最為強勁的對手之一,抖音電商業務的目標是直指阿里。
在這種激烈競爭中,雙方依然形成這個級別的合作,足見抖音在中國互聯網中的地位已有一哥的氣象。
01
抖音為什么這么牛?
在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中,當下最牛的APP,就是抖音了,只需要一個指標,就可以得出這一結論。
那就是他占據的用戶時間最多。
抖音的總用戶數量已超過8億,日活7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超過2小時。
也就是說,抖音上,一天消耗全中國用戶的總時間是14億個小時。
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據。
而在商業競爭中,哪一種資源是最為稀缺的?
答案就是:用戶的時間。
每一個用戶,他們的一天總時間是有限的,是固定的,就是24小時,除去睡覺,吃飯等生理活動,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就是十三四個小時,而抖音一家,就占了七億用戶每天時間的七分之一。
用戶使用抖音的時間越長,留給其他APP的時間就越短。
除抖音以外的其他互聯網服務,只能去競爭余下來的流量,而流量就代表著商業機會,可能的GMV和商業空間。
抖音崛起后的擠壓效應非常明顯。
首當其沖的就是其他的互聯網企業的廣告收入急劇減少。
用戶的時間在哪里,廣告就會投向哪里。
抖音由此成為互聯網企業中廣告收入第一的市場霸主。
2023年,字節跳動僅廣告收入就高達2600億元,其中抖音廣告收入約1500億元。
而騰訊2023年第二季度網絡廣告業務收入為18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28億元下降18%。
抖音之強大,讓傳統的BAT苦不堪言。
誰也沒有想到,抖音居然以一已之力,對所有的傳統互聯網巨頭形成了全面擠壓之勢 。
而抖音成功的核心,其實是人工智能。
是人工智能的內容推薦系統,讓抖音成為無敵的存在。應該說,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和TIKTOK,是全球人工智能產業中的第一支巨無霸。
他們對傳統互聯網企業構成了降維打擊,因為是不同世代的技術。
那抖音會對誰造成最大的壓力呢?
02
誰是抖音的真正對手?
抖音在各領域都在碾壓BAT。
快速崛起的電商,在侵蝕阿里電商的市場份額,抖音站內搜索超過了百度,廣告業務超越了騰訊。
但真正擋在抖音面前的企業是騰訊。
阿里的前景其實堪憂。
還記得當年馬云瘋狂地向微信發起挑戰嗎?因為馬云知道,如果錯過移動社交網絡,阿里的未來流量不知道在哪里?
阿里這么多年來,找了很多流量來源。
微博的收購就是為了電商的流量,阿里大文娛,也是試圖從娛樂時間中找流量來源,但這些流量來源要么不夠大,要么處于萎縮的狀態。
阿里系的核心是以各種電商業務的集團,但如果這些業務得不到流量支持,那面對新的競爭對手,是很難招架得住的。
幾年前,淘寶就與抖音合作,在短視頻中置入淘寶的鏈接。
但好像因為合作費的問題,中止了合作,抖音走向了獨立電商業務的道路。
餓了么此次與抖音合作,其實也是這個路了,為餓了么找流量入口,整合本地生活業務,通過抖音來建立流量池,但這個合作是否能長久,恐怕也是個問題。
傳聞抖音與淘寶的合作,開出年費上百億,淘寶受不了這樣的流量費用最后終止業務。
在流量費用越來越高的時代,抖音作為流量聚合者,他必然會為流量開出越來越高的價格,最后讓餓了么絕大部分利潤被拿走。
最后,流量起來了,抖音再自建地面團隊承接本地生活業務。
這很有可能就是結局。
抖音如日中天,但眼里有一根刺,那就是騰訊。
因為騰訊手握流量第一利器,那就是微信。微信的使用時間遠遠比不上抖音,但他的殺傷力在于,在可見的未來,人們看不到有任何一款產品能替代微信,或與它競爭。
微信才是忠誠度極高,用戶更換成本極高的一款互聯網應用。
但抖音呢?如若算法被學習跟進,內容供給者全部轉移平臺,用戶也會隨之而去,一秒鐘都不會留戀。
在移動IM時代開啟時,張小龍的保守策略讓微信這個產品極度克制,追求即用即走的極簡性,讓微信大獲成功,成為唯一的霸主。
但也正是這個保守性,使得張小龍沒有在短視頻上跟上時代。
微信幾乎是擁有所有抖音的生態系統。
龐大的公眾號系統,對應了今日頭條,小程序電商也有很強大的私域電商能力,朋友圈的社交粘性遠強于抖音的社交功能,而群聊、企業號、直接通訊等基礎功能,則是牢牢鎖定用戶的超級工具。
而且,微信現在有了視頻號。
只不過張小龍還是保守,雖然視頻號業務開展的不錯,但我認為,不夠激進,沒有對內容創造者進行瘋狂的補貼和服務,還是讓視頻號的內容生態低抖音N個級別。
騰訊似乎是沒有意識到用戶時間被占領的可怕,還在不緊不慢地追趕。
但這已經讓抖音發慌了。
就算是這種不緊不慢地追趕,也讓抖音當下的輝煌變成岌岌可危。
如若視頻號接近抖音,那將會從量變導致質變,因為微信的私域能力和強大的小程序生態,一旦和優質流量結合起來,將會產生爆炸式的增長。
而抖音是不具備這些基礎的。
阿里與抖音之所以多次合作,就是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敵人,那就是騰訊 。
騰訊的保守和多次業務的失敗,騰出了大量的市場空間,但如果騰訊補上這一塊呢?那真正的無敵存在,只有騰訊。
03
巨頭們爭斗的本質是什么?
我們可以將產品分為兩種,一種叫資本品,一種叫消費品。
資本品是服務于人們提升效率的需求的,比如你買一臺工作電腦,比如你購買一套辦公軟件。
而消費品,是服務于人們的直接感官需求的,比如糧食,比如電影,比如奶茶。
巨頭們賣的是什么呢?賣的是面向企業的資本品。
阿里上的店鋪是企業,阿里的主要業務并不直接賣貨,而是服務于企業,幫助企業提升銷售的效率,這是阿里的產品核心。
而字節也是一樣的,其主要收入來源,依然是企業的付費,企業在字節各平臺上投廣告,搞直播,開賬號,最終完成服務消費者達成收入的目標。
而搞企業資本品,不是騰訊之所長。
騰訊的主要產品是服務于個人的資本品和消費品,比如微信,就是個人的消費品,也是資本品,既能聊天打發時間又能用于工作提升效率。
再比如騰訊的另一個主產業——游戲。
只有小程序業務、公號業務、朋友圈業務這些業務是以服務企業為主的。
誰將會在這一場生死戰中獲勝呢?現在還不好說。
但可以肯定地說,當下的兩大對頭,就是字節和騰訊。
阿里必須選一家,仰他人鼻息生活。
因為最終,誰獲得了用戶時間,誰就是老大,誰就是王者。
騰訊在做的一切,幾乎抖音都在做,群系統、即時通訊工具、搜索系統、社交系統,但抖音能在這一領域干掉微信嗎?很難很難。
TIKTOK在海外是無敵的,甚至可以說,未來十年,TIKTOK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互聯網企業,完成登位霸主之目標。
但在中國,則不好說。
騰訊如果能在未來迅速提升對企業的服務能力,很有可能對抖音形成反殺。
而構建企業互聯網商業的基礎設施,則是各家企業競爭的重中之重。
很多人對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價值不理解,他們認為巨頭們在搶小商販的生意,這完全錯誤,巨頭們在構建全新的高效商業系統,這對中國所有的企業都將是革命性的改變。
字節牛就牛在,一個內容創造企業,不需要考慮營銷,只需要有好產品,就能獲得流量,這讓企業運營變得無比高效,讓很多人一個人也可以做自由職業者。
阿里牛的地方是,讓企業與用戶的交易效率變得奇高,24小時不打烊,七天無因退貨,安全的付款,讓交易大量發生,而企業管理事項遠少于實體店,成本減少,銷量提升,這是商業的效率革命。
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只要持續高速發展,整個社會的效率會變得越來越高,從而增進所有企業和消費者的福祉。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迂回生產。也即,人們創造財富的方式并非直接生產,而是先生產效率工具,再生產消費品,先產漁網,然后再捕魚。不斷地增加迂回生產的程度 ,財富生產的效率才越截越高。
互聯網巨頭們的競爭 ,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各行各業的效率倍增。
過往的十來年,中國的新經濟革命性的改變了中國,我相信,未來的中國也一定會在新經濟的高速發展下,展現出強大的效率提升能力。
期待中國的互聯網新經濟繼續高速發展,特別在當前全球陷入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提升效率的新經濟依然是希望所在。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