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學會走路?要怎么教小孩子走路?
走路學在會爬之后,大概一周歲到14個月左右。
孩子的正常發(fā)育是先會爬、再會走,爬起來爬到邊緣,然后扶著這個邊自己嘗試站立、嘗試橫著走,這是自然流程,也是科學流程。有多少小朋友揠苗助長,在不會爬的時候,就有家長扶著站、扶著走,然后這樣的孩子在不會爬的時候就先學會了走,家長在一旁為孩子的走路早而沾沾自喜,卻不知道這樣的孩子感統(tǒng)失調!
感統(tǒng)失調范圍很大,引發(fā)的原因也很多,但先走不爬的小朋友長大了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肢體不協(xié)調,家長以為我們沒有舞蹈天份,連幼兒早操都學的慢,其實是感統(tǒng)失調導致孩子在舞蹈中難以有效協(xié)調的配合手和腳!所以這也是目前幼兒園中攀爬類鍛煉項目設置很多的原因,在幼兒園階段把嬰兒時期缺失的鍛煉補回來。
孩子的發(fā)育一定是營養(yǎng)充足后順其自然的,不要添加外力干預,比如學步車這類的。孩子的發(fā)育也有早晚,無論是先會說話還是先會走路,只要在正常范圍內都是好的。走路早,沒什么可驕傲的
什么時候孩子可以開始學走路呢?作為父母,孩子的每一個成長都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孩子會笑了、孩子可以翻身了、孩子可以坐了、孩子可以爬了,能夠站立了,能走了。看著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變化,媽媽們就覺得自己付出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但是有的時候,孩子的成長速度稍微慢了一點,家長們又開始過分的擔心:孩子的發(fā)育是不是有問題。那么孩子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夠走路呢?大致的時間范圍在11個月-18個月。
具體來說,每個孩子的成長節(jié)奏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可能出牙晚、走路晚,但是有的孩子可能會早一點,見過走路最早的孩子10個月,也見過快一歲半才開始走路的寶寶,這都屬于正常的成長情況,具體的走路早晚,和孩子自己的生長發(fā)育速度有關。
題主說:什么時候是孩子最佳的走路時間,只能說是孩子準備好的時候。孩子的身體已經(jīng)做好了學習走路的準備,會有哪些表現(xiàn)呢?
第一點,孩子準備走路之前,多多鍛煉孩子的爬行能力,爬行是用來鍛煉小腦的平衡能力的,多爬可以讓孩子在走路的時候少摔跤。
第二點,孩子可以獨立站立的時候,孩子學站,是從扶站開始的,慢慢的孩子會獨站,最開始可能就是幾十秒,慢慢的會越來越長。
第三點,孩子可以扶物前行,就代表著寶寶已經(jīng)開始自己學習走路了,因為從爬到走,孩子的視線會變的更加寬闊,對于孩子,好奇心會驅使著他走得更遠。
第四點,孩子自己開始獨自前行。剛開始學習,孩子可能會走一兩步,這個時候,孩子已經(jīng)到了獨立學習的時候,媽媽要做的就是站在孩子的前方,拿著玩具或者吃的,鼓勵孩子大膽的走過去。每天可以適當?shù)娜ビ柧?孩子摔倒是家常便飯,當孩子摔倒的時候,不要第一時間去扶孩子,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不管是孩子自己艱難的想辦法站立,還是自己爬過去扶物站立,都是在培養(yǎng)孩子動腦的過程。
學走路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1.不要人為的干預孩子,孩子學走路的任何一個過程,都是孩子有意識自發(fā)的行為,家長不要在孩子還不會站立的時候,就扶著孩子去走路,這樣做會讓孩子過早的開始走路,孩子學不會走路,還有可能會影響腿部發(fā)育。
2.了解孩子的發(fā)育步驟,多去觀察鼓勵孩子。作為父母要成為一個觀察者,孩子什么時候有了走的跡象,父母們可以去鼓勵孩子。比如孩子剛回站立,那就多鼓勵孩子去站立,孩子可以扶物前行,那就鼓勵孩子慢慢放手獨立前行。一切學走路的意愿,都是在遵守孩子的前提下。
3.多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走。學走路的過程,也是孩子學會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摔跤會比頻繁,父母要多去鼓勵,如果孩子每次都是自己站立起來,那他會覺得自己站立比較有成就感,如果孩子每次都是家長扶起的,孩子就會認為,摔倒了就是要家長去扶的。
4.孩子在走路的過程中,可能會姿勢不對,父母們要多注意觀察。有的家長扶著孩子去走,孩子的腳尖著地,而不是全腳掌。有的孩子可以在不斷的練習中自己糾正,有的孩子可能會腿部有彎曲,如果孩子已經(jīng)完全可以自己獨立走路,腿部明顯彎曲,盡早帶孩子去醫(yī)院檢查,盡早干預,盡早治療。
所以,如何來保證孩子的腿是直的,媽媽要做的就是按照孩子的成長順序來,不要干預孩子的成長,多于觀察孩子,如果有問題,請盡早就醫(yī)。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wǎng)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lián)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