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宇金一直稱自己是從湖南湘潭移栽到平谷的一棵果樹。到今年,這棵執著于創新創業的“果樹”在平谷扎根正好十年。

2023年,熊宇金大學畢業來到平谷,擔任一所學校的團委書記。在學校,他主要負責學生的創業教育,并參與創建了平谷區青年創業協會。而在當時,平谷的創新創業土壤卻還比較貧瘠,年輕人基本上都在城里工作,也沒啥人愿意留在平谷?!耙f哪里人氣兒旺,要數平谷到東直門的公交車,一年到頭都在排大隊。”熊宇金的語氣中,包含著幾分無奈。

在許多人眼里,老師是一份不錯的工作。體面、穩定、“旱澇保收”??尚苡罱鹌珔s有一顆躁動的心。2023年,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熊宇金辭掉穩定的工作,成為了“創業大軍”的一員。經歷過創業的失敗,也經歷過從銷售干起的“從頭再來”,經過三年的積累,他把目光放到了平谷大桃上。

“平谷大桃是當地特產,而且已經有了三四十年的積累?!毙苡罱鹫f,當時的平谷大桃雖然很有名,但主要是以鮮桃銷售為主,桃農種桃忙活一年,卻嘗不到啥“甜頭”。那會兒摘桃都是凌晨兩三點鐘開始,收桃的大車一來,村民們爭先恐后地去搶筐。辛辛苦苦把套筐裝滿,有時一斤才賣上一兩塊錢。即便如此,收桃的販子還經常會“吃秤”。正如老話所說,“貨到地頭死”。

“農民沒有定價權。你不去搶筐,你的桃就賣不掉?!毙苡罱鹈翡J地發現了癥結所在。2023年,熊宇金和平谷區青年創業協會的幾個伙伴共同創辦平谷本土農業品牌“桃娃”,決心要讓平谷大桃的附加值更高,讓桃農更有獲得感。熊宇金和伙伴們建立了一套標準,把大桃根據果型、大小、甜度、著色面積等進行分級,再根據等級定價。這種分級銷售的辦法,讓傳統的鮮桃銷售模式大大革新。在擴大銷路方面,熊宇金和伙伴們一方面建立物流渠道,一方面對農民進行培訓,利用互聯網進行銷售。此外,他們還開發出桃罐頭、桃汁、桃干、桃木工藝品等產品,逐漸形成了一條產業鏈。

在平谷桃花節期間,熊宇金還創新推出了“看桃花、認購桃”的銷售方式,在推廣平谷桃文化的同時,提前認購、預售平谷大桃,減輕了大桃上市時期桃農銷售壓力。通過這種方式,桃樹剛開花桃農就能收到預付款,大桃價格也比上一年度的平均價格高出50%。

在互聯網的驅動下,平谷的桃農也實現了升級。從最早凌晨兩三點鐘打著頭燈去摘桃,到在微信朋友圈賣桃,現如今,平谷桃農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站在地頭開著直播就能賣。“手機已經成為了新農具?!毙苡罱鹫f,不僅如此,桃農的種植方式也在提升。近十年,越來越多的桃農使用上了有機肥、生物農藥,桃樹品種也在不斷改良,大大提升了平谷大桃的品質。

大桃的產業升級,還帶動了整個平谷農業的多元化。“村里有地的,開始嘗試新品種;有房的,也在思考發展民宿?!睆?023年開始,熊宇金創立北京端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又開始了新的創業路程。這家農業創業公司主打本地化農產品,自有農場500畝,擁有60多座大棚,5座連棟溫室,帶動農民3000多戶。“大桃的季節只有三個月,可我們一年四季都能生產。用我們的話就是‘月月有特產,季季有地標’?!毙苡罱鹪街v越興奮。

更讓他興奮的是,隨著創新創業浪潮的深入人心,回到平谷創業的返鄉青年也越來越多,平谷也越來越“洋氣”。近年來,平谷區提出了打造“農業中關村”、建設“高大尚”平谷的口號,一些在國企、互聯網大廠工作的年輕人也回到了平谷農村創業。“平谷年輕人的創業思維被激活了!”熊宇金驕傲地說,在北京市農村實用人才優秀創業項目評選中,平谷的創業項目總是榜上有名。

“我是從湖南移栽到平谷的一棵果樹,離開了土地我活不下去?!苯涍^十年的扎根,熊宇金和平谷已經分不開了。他選擇在鄉村振興路上堅定地走下去,通過創業帶動鄉親們共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