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夠資格跟我喝酒”,這話要是當面說給敬酒之人,會多尷尬啊?然而,我就曾經歷過這樣尷尬的場面。

那是4年前,自己在一家公司做銷售,剛入職時,就是一個學徒,既沒啥實際銷售經驗,在酒桌上的交往應酬也是兩眼一抹黑。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負責帶我的部門孫經理準備利用年底走訪老客戶時,借機把我也“推銷”一下,也算混個臉熟,為自己后續開展銷售業務,先打通一下人脈,熟悉一下新老客戶。

對此,自己真的是深受感動,暗自表示,這么好的機會,個人表現一定不能讓領導失望。但事情卻遠非自己想像得那么簡單。

自己清晰地記得,孫經理與第一位客戶溝通后,定在一家燒烤店聚一下。在場一共6個人,我們公司3人,客戶方也來了3個人。一落座,簡單寒暄幾句,便通過酒杯開始自由發揮了。

席間,孫經理時不時地向我使眼色,意思讓我借向客戶敬酒之機,再正式介紹一下自己,至少要讓客戶記住自己的名字。

可是,自己屬實不知講些啥,一直想舉杯但總覺得還不是時候。等到真正想好敬酒前的“遣詞造句”后,酒局基本上已經進入下半場了。

這時,孫經理單獨講了一句:“劉總,這是我們單位的小施,也讓他也提一杯。”

此時的我,早已端起倒滿白酒的酒杯站起身來,正準備向老客戶劉總敬酒,然后再講兩句,“奧奧,行,我知道了。但你向我敬酒,還不夠資格。”誰知,劉總剛聽完孫經理的話,隨即便冒出了這樣一句話。

聽劉總那樣說,自己當時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真是太尷尬了!太沒面子了。

好在,我還沒有失去理智,不但沒說過激的話,也沒有將酒杯的酒潑過去。而是依然默默地把酒喝了,然后,補充了一句:“那請劉總隨意吧。”

隨后,坐回原位,再也不吱聲了。由于那天晚上,彼此間都喝得不少,對于由我引發的小插曲,誰也沒有太在意,便都回賓館休息去了。

第二天早上,下樓吃早餐時,部門孫經理一個勁兒地說我:“平時看你酒量也可以,怎么就不會發揮了呢,可惜那滿滿的一杯白酒,讓你給喝瞎了。”

經歷了那次挫折后,自己對銷售工作也是越來越沒信心了。再加上,自身性格本來就有些木訥,深感若長期從事這樣的工作,對自己來講,就是一種折磨。

沒過多久,自己便離開了那家公司。然而,即使如此,酒桌上的那場“羞辱”,還是令自己遲遲難忘,也讓自己大為不解,到底是哪個地方出現了差錯,讓對方這么看不起自己。

回想起來,主要有如下三點原因:

就那次敬酒“翻車”而言,出現這樣的原因,正如書中指出的那樣,請客吃飯不僅僅是應酬的一個工具,有時也是別人觀察你、接待你的一種方式,具體而言,無非來自3個方面:

第一、得罪過對方。敬酒事件過后,聽老一點的銷售員跟我說,孫經理確實有得罪過劉總的地方,劉總對孫經理之前因商品銷售的價格問題,表示過不滿。要不然,孫經理也不會第一家回訪就選擇了劉總這家客戶。但我不知內情,無緣無故地當了“替罪羊”。

第二、看低了對方。職場上,有些人還是很在乎對等這件事。也就是員工對員工,經理對經理,職位相同的人,才能搭上話,如若不然,對不起,恕不奉陪。對方認為跟我溝通與交往,顯然是變相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第三、誤解了對方。說話講投機,敬酒分早晚。如果,酒局已經越過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的盡興階段,該說的話都說了,該表達的意思都表達到了。

甚至出現,有的人已經明顯喝高了,話語增多了。此時,你再提杯敬酒,有的人對此就會心生反感,進而酒后失言,講話不分輕重,不顧情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么,如何避免出現類似“本是敬酒人,卻遭不尊敬”這種尷尬的局面呢?具體而言,主要應把握3個方法與原則:

一、主次分明,把握順序

步入酒局,正式就餐前,一般都會有在座的主要領導或重量級人物,對在座的人員進行逐一介紹,然后,搞一個簡短的敬酒演講,先行提一杯。

接下來,通常都是按照彼此職務的高低,依然相互敬酒,期間都會有人挑起話題,其他人參與進來,彼此暖場,從而使得相互間喝酒、敬酒時,都能找個理由,顯得不突兀。

此時,你就應當對談及的話題,適時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與看法,哪怕隨聲附和也行。這樣,便會在大家心目中形成一個初步印象。

等到領導或者職務高于自己的人員相互敬完之后,你再去敬酒,往往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所謂,感情處到位,事情辦到位。敬酒也是需要有一個感情鋪墊、話題帶入的過程,才會讓人便于接受。

二、注意細節,恰當勸酒

首先,一個好的敬酒詞,可以在現場展示你的口才和專業能力,給領導留下深刻印象;相反,一個很俗套,千篇一律的敬酒詞,則會使領導感到有些刻板,甚至心生不悅。

其次,敬酒時酒杯里酒一定要滿,而且酒杯要低于比自己職務高的對方,眼睛要盯著對方,不能環顧四周,以示對對方的尊重。同時,在言語表達上,也盡量少說“大家吃好,喝好”、“我干了,你隨意”等讓人感覺有些詞語窮盡、隨便應付的話語。

再者,不能圖省勁。就是避免出現一人敬多人的情況,無論是對同事,還是對領導,都要力避這種情況出現,否則,會讓人感到你對他人的不尊重。

三、形勢不妙,敬為上

酒場有時也如戰場,各種情況,也是帶有突發性的。有時一句話,就可能帶來意外的情況出現。但無論如何,都有一個基本的前提,那就是控制情緒,不能因一時的痛快,而換得長期的不自在。具體而言:

倘若,對方是你的領導,講出“你不夠資格”的話,如果你還想繼續留在原單位,并有提職加薪的打算且不具備反擊對方的實力,那么明智的做法就是講一句:“那行,我干了,領導隨意。”即可,不必再多言。

倘若,對方僅是你的同事或者朋友,那么,你不必采取撂杯子,甩臉子,甚至摔瓶子這樣過激的舉動,而是放下酒杯或者轉身離席,即可。回頭,你完全可以拉黑這樣的人,畢竟這樣的人屬實不值得你去跟他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