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才是玩火自焚?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人?
50歲,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年齡節點。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說人活到了50歲,就應該明白了天地萬物的道理,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命運。
然而,人到50歲后,雖然有了幾十年的生活閱歷,但是人生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此時的體力、精力和耐力等都不比從前。若不注意而選擇錯位,很容易因此而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時候,想再翻身就難了。
最終,本應該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候,卻因為后半生“犯錯”而導致晚年過得凄苦,那可是人生最大的悲劇!
老祖宗說“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這條古訓就非常形象地告誡我們,人到了50歲,要遠離這些人群,以免惹禍上身,給晚年生活帶來痛苦和麻煩,讓自己陷于萬劫不復深淵之中。
那么,究竟是要遠離哪三種人呢?
第一種人:勿親酒肉朋友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常常能夠遇到酒肉朋友,這類朋友只要結識于餐桌,今天你請我,明天我請你,吃吃喝喝,聊天吹牛皮,很快就熟絡起來。
酒肉朋友很容易讓人感到愉悅、放松,因為觥籌交錯、燈紅酒綠的場所,總是讓人陶醉、迷離。
然而,自古以來,眾人皆知,“酒、色、財、氣”就猶如洪水猛獸,一旦沾上,很容易失去自我,步入歧途。“俗話說,酒是燒身硝煙”,飲酒傷身,飲酒亂性誤事。
《金瓶梅詞話》開篇有酒、色詩,告誡人們酒亂性、色迷人,如想成就一番事業,尤忌沉迷酒色。從古至今,酒后亂性誤事的例子數不勝數,酒色以敗德傷身而留名。
比如歷史上的亡國商紂王,在鹿臺設“酒池”,懸肉于樹為“肉林”。每天陪著他吃吃喝喝、飲酒作樂的人就高達上千人,男女裸體追逐其間,不堪入目。最后,落得個國破人亡的下場,成為歷史悲劇和笑話!
貪圖杯盞,整天沉迷在酒色中,很容易就會失去斗志,失去自我,喪失理智和道德。
何況酒肉朋友,通常都是一些好吃懶做、游手好閑、不學無術之徒。和酒肉朋友廝混在一起,不僅沒有收獲到可靠的友情,還可能會賠上性命、家產,最后落得個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我們常說“擇友而交”,“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人生在世,交友一定要謹慎!更何況人生到了50歲,就再也不是年輕的小姑娘、小伙子了,有大把的青春和時光可以揮霍。且這個年紀的人,基本上都已經結婚生子,甚至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
這時候,家庭穩定比什么都重要。為此,在這樣一個年齡段,更應該避免酒肉朋友,遠離酒色等容易讓人沉淪墮落的東西,以免讓自己陷進去,等到想要反悔時,為時已晚,也幾乎沒有了回頭路。
第二種人:勿親“紅顏知己”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則從欲。”
在過去,人均壽命并不長,人到50歲就被稱為“天命之年”,是老年人的開始,人到60歲時被稱為“花甲之年”,70歲時是“古稀之年”,80~90歲時是“耄耋之年”,活到百歲時那是“人瑞”壽星。
人過50,人生基本已經走完了一半,不逾矩歲月風霜拂面,轉眼已知天命,這是歲月留下的“年輪”。人生到了這個年紀,就該靜心、收心,開始修身養性了。
然而,有的人到了50歲,家庭穩定,孩子也基本上長大,自己離退休年齡也快到了,心開始放寬,尋找樂子。此外,在這個時代,人均壽命提高了,人到50歲,還處于青壯年時期,很容易做出各種沖動逾越的事情,讓原本屬于中年時期該有的穩重和安定被打破,最終造成難以挽回的下場。
孟子說“食色,性也。”喜歡美色是人的本性,畢竟,人都有七情六欲。但是,無數歷史案例無時不在告誡我們“萬惡淫為首”,一個人一旦沉迷美色,就容易道德敗壞,精神頹靡。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