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火鍋受疫情影響也較為嚴重,近一年來整體賽道熱度略顯疲軟。

有料火鍋如地攤火鍋、蹺腳牛肉、地攤打邊爐、市井羊肉館、地鍋雞、火鍋雞等卻趁勢突圍,帶動了一波創業潮。

本文看點:

1.火遍全網的地攤火鍋,能復制嗎?

2.蹺腳牛肉這道菜,為何能搶火鍋的生意?

3.人均更低的港式地攤打邊爐,要攻下北方市場了?

4.去年被跟風的市井羊肉館,現在怎么樣了?

5.地鍋雞、火鍋雞還能流行多久?

作為中國餐飲行業中營收規模較大的品類,《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3》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火鍋市場規模達到了5630億元。但因為強社交屬性,火鍋受疫情影響也較為嚴重,近一年來整體賽道熱度略顯疲軟。

2023年上半年,海底撈、呷哺呷哺紛紛陷入了虧損。8月30日,海底撈發布了2023年年中報,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撈收入為167.64億元,同比減少16.57%,凈虧損2.67億元。同日,呷哺呷哺也發布中期業績公告,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凈虧損2.78億元。而沖擊“港股火鍋第三股”的撈王和七欣天,上市之戰亦不太順利。

但與此同時,觀察君卻發現,火鍋市場仍有一些細分品類實現了逆勢生長,比如地攤火鍋、蹺腳牛肉、地攤打邊爐、市井羊肉館、地鍋雞、火鍋雞等,代表品牌比如七七地攤火鍋、劉記光大火鍋雞、洞氮胡記羊肉館等品牌趁勢突圍,門店規模快速增長,有的一年凈增二百多家門店,帶動了火鍋市場的一波跟風創業潮。

本文就從火鍋細分品類的角度去觀察剖析,在疫情常態化的大背景下,這些火鍋細分品類為什么能獲得逆勢發展?這種火爆又能持續多久?

地攤火鍋:

品類黑馬的成功或無法復制

地攤火鍋,顧名思義就像在地攤吃火鍋,矮桌矮凳,隨意自在,有些男士吃到酣處甚至赤膊上陣,煙火氣十足。

巨量算數顯示,自2023年年中之后,地攤火鍋的抖音綜合指數開始快速增長。地攤火鍋店在全國不斷冒頭,貴州、長沙、昆明等地區都涌現出了不少新品牌。

△圖片來源:巨量算數。

比如長沙的七七地攤火鍋、陸子哥地攤火鍋,貴州的三味珍館;昆明的小黔貴、牛香千里,甚至一線城市廣州、上海,也出現了廖美麗、貝喜爺等眾多地攤火鍋品牌。與此同時,諸如巷子里的地攤火鍋、院子里的地攤火鍋等高度相似的火鍋店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