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是短視頻爆發的一年,許多用戶在看短視頻時都會有一種根本停不下來的感覺。那么短視頻究竟是如何殺死你的時間的?

如果說2023年是直播和共享單車的風口,2023年就是短視頻的爆發期。時間進入18年,短視頻的風口越來越旺。

大家耳熟能詳的短視頻玩家: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還有快手均名列行業前十名。

相信每一個看短視頻的用戶,都有過這樣的感受:我就看兩個……然后半小時就這么溜走了。被人稱為“殺時間利器”的短視頻,究竟是怎么殺死你的時間,讓你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消失掉的?

對此,個人有以下幾點想法:

移動互聯網爆發以來,推薦系統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匯,為用戶提供他喜歡的內容,是推薦系統最擅長的事情!例如今日頭條的機器推薦信息流,網易云音樂神奇的歌單推薦……它會讓你產生專人服務體驗,讓用戶使用APP“停都停不下來”。

結合心理學上的心流效應,就更能夠清晰的看到這其中的魔力。

心流:在心理學中是一種專注進行某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進入這種狀態會讓人產生愉悅感。

當你沉浸入王者榮耀排位賽,當你凌晨一兩點依舊不舍得離開電視劇屏幕,你正處于心流中。

在這種狀態下,你不愿意被打擾,即抗拒中斷。就像你會不斷的開始游戲,一集接著一集把電視劇看下去,好像控制不住自己,其實是你的大腦不愿意控制你自己停止。

兩者結合,推薦系統推送給你喜歡的內容,并且不斷更新,進入心流狀態的你不愿意停下滑動的手指,在15s的短視頻中,你不知不覺刷到了深夜2點……

隨著技術的發展,信息的承載方式從文字到圖片,再到視頻,接著到實時直播,你會發現:信息承載方式的提升,對你大腦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雖然文字、圖片、視頻均能夠闡述事實,但是:

直播在2023年火了一把,我個人理解這也有著相同的原因。作為錄播的視頻,直播形式讓人們對時間和空間有了更加直觀的感受,但直播也因為實時而有了短板,用戶并不是時時刻刻都有空的,如果錯過時間,就失去了意義。

隨著用戶碎片化時間越來越多,短視頻成為了用戶消遣的最佳渠道。短暫的娛樂,簡單易懂的內容,這種體驗會讓大腦上癮,更容易沉浸其中。

個人認為,這種情況可以用《思考,快與慢》中的一個法則來進行解釋:

最省力法則:如果達成同一個目標的方法有多種,人們往往會選擇最簡單的那一種。

仔細研究抖音的發展、內容傾向以及產品功能后,發現它的流行方式與《上癮》這本書中講到的上癮模型非常貼合:

仔細研究抖音的發展、內容傾向以及產品功能后,發現它的流行方式與《上癮》這本書中講到的上癮模型非常貼合:

抖音的品牌推廣,精彩短視頻內容在社交軟件的轉發傳播,上癮模型循環的第一個階段:觸發開始發揮作用。

無論是出于什么原因,你點開鏈接進行播放時,你已經進入上癮模型循環的第二步:行動,接下來,你將會看見各種眼花繚亂的內容。

上癮模型與普通反饋回路之間的區別在于:它可以直接激發人們對某個人事物的強烈渴望,抖音在內容方向上的精準把控,和挑戰玩法的多變性,讓你每一次滑動都能帶來新的驚喜變量,大腦興奮度會因為意外的酬賞而不斷上升,期待發現更多的驚喜。

在最后一個階段:投入,不僅僅是指讓用戶舍得花錢,而是指用戶的行為能提升后續的服務質量。點贊、關注等等都是用戶為提升產品體驗而付出的投入。

這些投入會對前三個階段產生影響,觸發更易形成,行動更易發生,而酬賞也會更加誘人。

從目前的分析來看,短視頻作為殺時間利器,似乎踩中了技術的發展和信息的爆發這兩個時代突破點。同時,人類自古有之的心理本性在這個時代被各種手段無限放大,短視頻的爆發真的只是偶然嗎?我看未必。

目前我僅從環境和行業因素進行了分析,暫未進行深入產品體驗分析,我相信每一個產品都有它獨特吸引用戶的地方,這也是后續我將深入研究的一個方向。

上文是我個人的一些粗淺的想法,希望和大家共同溝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