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28日,中國農歷大年初一,受剛與中國建交的美國政府邀請,小平同志出訪美國。但是大家都很少知道,在訪問過程中,小平同志曾遇到了兩次襲擊,不過這兩次襲擊都被中美雙方的嚴密的安保措施挫敗。

鄧小平當時出訪的身份是副總理,但美國政府破格由國務卿萬斯前去接機。下飛機后,小平同志坐上美國政府為他提供的專車,在萬斯的陪同下前往布萊爾國賓館。

小平同志的專車是全鋼防彈車,在小平同志訪美期間,全程供小平同志使用。可以看出,對小平同志訪美的安保問題,美方做了盡心的安排。

圖|鄧小平訪美

小平同志下榻的布萊爾酒店是美國的國賓館,與白宮也就隔一條街,白宮維修期間美國總統也會在這里居住。

但這個國賓館并不是像我國釣魚臺國賓館那樣的深宅大院——布萊爾酒店大門距街道很近,安保縱深及其有限。

我方隨行的安保人員向美方提出了這個問題,于是美方在小平同志到達前,就已對酒店前街道兩頭進行了封閉,禁止車輛進入。

小平同志到酒店僅幾分鐘,就立即提出要趕赴美國國家安全助理布熱津斯基的家宴,也可以看出小平同志對這項活動的重視。

布熱津斯基是中美建交的積極推動者和參與者,他的作用相當于尼克松身邊的基辛格。

圖|布熱津斯基

1978年在北京舉行的中美建交談判中,小平同志曾設宴款待過布熱津斯基,當時布熱津斯基就提出,如果小平同志訪美,就請小平同志到他家用便餐,以示對小平同志的答謝,小平同志當即應允。

小平同志到美國兌現諾言,第一項國事活動就是去布熱津斯基的家宴,在外交史上極其罕見。

這樣的安排既是對推動中美關系發展關鍵人物的認可,也是在通過個人友誼讓中美友誼有一種具象化的表現。

在家宴中,布熱津斯基向小平同志介紹,卡特總統推動中美關系正常化在國會遭到很多反對,國會中支持臺灣的議員反對尤為強烈。

他問小平同志:“您在國內也有類似的麻煩嗎?”

圖|吉米?卡特總統

“有,臺灣有人就反對我這樣干。”小平同志回答得很幽默,而且也是實情。在小平同志出訪前,我國已經得到情報,臺灣要對小平同志訪美進行破壞。

從1949年新中國建立,30年來中美一直處于敵對狀態。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和我國恢復外交關系,勢必會傷害到一些政治集團的政治利益。

臺灣一直受美國庇護,中美建交無疑對臺灣是重大打擊。小平同志出訪美國的計劃一經公布,我國就收到情報:有臺灣在美國的高級特務計劃在小平同志訪美期間,對訪問活動實施破壞;

臺灣重金招募黑手黨槍手準備行刺小平同志;在美親臺團體準備舉行反對中美建交的示威活動;一些美國的激進左派團體不愿看到中國的改革,聲稱“要做一些讓鄧永遠難忘的事。”

圖|小平同志訪問美國

小平同志還未出訪,在美各色敵對勢力就已蠢蠢欲動,而美國又是“小政府大社會”,按法律來說不能提前對一些相關威脅采取行動;加上美國私人可以合法擁有槍支,槍支泛濫成災,都使小平同志訪美的安全面臨不小的挑戰。

為確保小平同志訪美期間的安全,我方派出安保先遣隊,赴美協調小平同志在美期間的安保工作。

卡特總統對小平同志訪美的安全問題也高度重視,指示聯邦安全局負責全面指揮、協調安保工作,并由警察、情報部門全力配合,對小平同志在美期間的安全務必盡心盡力。

美國的政要安保體制比較獨特,具體負責保護政要的特勤局(也就是聯邦安全局),不是來自于軍隊或警務系統,而是來自于財政系統,原是財政部負責打擊金融犯罪的特工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