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商品步入價格透明時代,手機就是其中之一,一般新品一發布,立馬就有人能扒出它們的價格。而線上交易就更是如此了,各個平臺價格大家都一目了然,有時候我們會看到第三方平臺的價格比官方還便宜,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

?手機銷售渠道

一般手機銷售的主要方式可分為線上和線上兩種模式,隨著網絡的普及,線下已被線上徹底碾壓。比如說小米,創立之初完全是線上銷售,后來為了拓展市場布局線下,但絕大多數用戶還是會選擇線上購買。

線上平臺有很多,一般手機廠商都會在主流平臺上開店。如我們常用的淘寶、京東、拼多多都有小米自家的網店。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較有實力的第三方賣家(線上線下都有)也可以從小米直接拿到貨。

然而,官方渠道肯定是很多用戶的第一選擇,其他第三方平臺大多只能喝點湯。嚴格來講,京東也是這么個角色,只不過京東已經完成自己的閉環系統建設可獨立經營,所以京東是個非常厲害的第三方。

為啥京東價格低

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京東的口碑早已深入人心,雖然它“不是官方”可有的時候服務比官方做得還要好。以至于不少朋友在京東買東西是直奔“京東自營”而不是去那些品牌方在京東上的官方店。

比如小米在京東上有“官方旗艦店”和“小米京東自營店”,好多朋友買小米手機都是直接上“京東自營店”買,官方店反而沒有多少存在感。從這不難發現,“京東自營店”的影響力有多大。

我本人也曾試過這兩種方式的購買體驗,京東速度的確比小米快很多,其實在京東上的很多品牌都存在這種情況。因此京東出貨量非常之多,量一多起來,它從小米拿貨自然就有談判籌碼,所以京東是有低價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