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店靠什么賺錢?為什么茶葉店不會倒閉?
我同事家里開茶葉店的,就在我家樓下,有事沒事我會去蹭茶喝。店里來喝茶的人不少,但是真正花錢買的卻不多。我都不知道他們15年是怎么堅持過來的。結果老板娘偷偷告訴我一年的收入?,遠比我想的多的多的多!
我以前不懂茶葉,剛上班的時候領導叫我去買茶葉,也有點傻不愣登的。要是有人問我,你是自己喝還是送人,我肯定會說是送人。領導叫我去買的目的,可不就是送給客戶嘛!為此,我還被領導批評過,大概是花了1000的錢買了個花里胡哨的包裝+一點不值錢的茶葉吧。
最近新進來一個同事,非常巧,他跟我住同一個小區,而且在樓下還開了一家店。我以為一般茶葉店都是夫妻店,一個進貨一個首店,但是他們家模式不太一樣,是兄妹店,就是我同事的老婆跟他哥哥一起開的。
說起為什么不是夫妻店,我同事說,一開始覺得這個店客源不穩定,收入也不穩定,所以他不敢辭職回家,想著萬一茶葉店倒了,那他的工資至少還能維持正常生活。我非常同意他的觀點,因為據我觀察,他們家茶葉店生意一般,甚至可以說生意很差。我在這個小區住了好多年了,從來沒有進去消費過,而且每次路過偶爾一瞥,店里基本上也沒啥客人。這種店,能不虧?
大部分人,應該都跟我差不多吧。路過,不消費,沒有喝茶的習慣。
同事很客氣,邀請我去他們家喝茶。我一開始還很謹慎,怕是想要推銷給我啊?一開始沒去,后來偶然路過,想起來老爸生日快到了,給他帶點茶葉。我爸喝茶,不過都是農貿市場買的,沒喝過很高端大氣。
老板娘長得,比我想象得年輕貌美許多,因為我同事快40了,我想老板娘應該也差不多年紀。結果老板娘皮膚白皙,頭發烏黑,笑容可掬,身材婀娜,簡直是個美人,根本看不出來跟我那個同事同一個年紀。他們是高中同學,來自于武夷山。
老板娘很客氣,一下子就讓我放松了警惕,我剛坐下,老板娘已經開始嫻熟地擺弄起了功夫茶,那動作,行云流水。然后她夾著一個杯子遞到我跟前,我說,“咋說?”
老板娘笑盈盈地說,“喝喝看,這是老許珍藏的。”老許是我同事。
我伸手去拿,有點畏手畏腳,不知道用什么姿勢入手。膽怯啊,膽怯。
怎么講,茶湯顏色很清澈,聞著有悠悠茶香,其他的我也看不出來品不出來。
我坐了半個多小時,有一個人買了一點菊花茶,說最近上火,還有一個問了一兩句,沒買就走了。
我說,“你們家生意挺好的吧?”
老板娘說,“一般般吧,還過得去。”
茶葉店有一股天然的、悠悠的香味,讓人聞了很舒服。
那天我買了二兩半綠茶,他們堅持不要錢,我還是堅持付了錢,老板娘說一定要付,就給200吧。
我也不知道這算便宜還是貴,反正我爸說喝著挺好的。
后來我就經常去,我跟老板娘投緣,會推薦給自己的身邊朋友去買,但我自己不怎么買茶葉,偶爾會買點周邊產品,比如茶壺茶杯,還有山核桃之類的山貨。我確實沒有喝茶的習慣,但是我喜歡老板娘給我泡茶的感覺,一個小小的茶杯遞過來,杯子溫熱,氤氳一片茶香,這個場景想起來就很美。
混熟了,有一天我就問她這個我藏了很久的問題了,我說,“老板娘你這個店,客源到底是誰啊,我感覺平時來買的不是很多啊。”
老板娘說,“平時到店里來的人當然不多,靠這些還不喝西北風去啊。”然后老板娘開始娓娓道來,在我看來那幾乎是全盤托出了,反正我只是聽一聽,不會搶她的生意。客源主要有三種:
第一,穩定的企業客戶。這類客戶,買來基本上是送人的,旺季非常明顯,明前茶、中秋以及過年的時候,基本上一訂就是一車。當然,這里面也有一些檔次的區別,有些就只要盒子好看,送的人基本也不懂茶;有些就需要茶葉質量過硬,是送給真正懂茶的客人,送的不對可能要被人說的。
第二,網上銷售。我看過他們家的店,有一個二維碼,掃開了就可以進店,按照不同的品種和價格可以自由排序,不用問也不用嘗,自由下單即可。
第三,朋友介紹。老板娘說,這一類的銷售額還可以的,尤其是他老公在不同的公司工作過,大家都知道他家里開茶葉店的,另外她還有一些堂兄妹表兄妹之類的,也會支持他們開拓市場。
總之呢,零售只是其中非常小一部分,或者說是一個開端,很多人會先去買一點嘗嘗,加微信或者電話,后面就直接用手機聯系了。門面要不要呢?也不能少,有門面在,慕名而去的也會更加信任。
我還偷偷打聽了一下她一年的收入,聽完真嚇我一跳,七位數!!!看來老許當初的擔憂是的多余的,但是他已經適應了這種節奏,也就不需要特意辭職回家干夫妻店了。
茶葉店生意好不好,不能光看表面的客流量,當然,想要把茶葉店開好,老板娘說還是很不容易的。她說,想要做得長久,要做好幾件事情:
1. 有好的貨源。老板娘的哥哥,其實是另一個老板,常年跑在外面,主要就是為了貨源,經常去深山里跟茶農一起收茶,拿到的是地道的、一手貨源。
2. 有良好的服務意識。老板娘說,客人一走進來,你不能直接跟他推銷茶葉,你要問他買來什么用,在什么單位上班,聊得越多,你能得到的信息越多,你推薦的依據就越足。大部分的客人都是回頭客,所以一定要服務好。
3. 有韌性,能抗壓。她說,做生意風險是難免的,不能第一年虧損就不做了,干這一行需要積累人脈、積累客源、積累聲譽,所以能堅持就是很不容易的。他們在開店的幾年里,也不是年年都是盈利的,但是做生意嘛,也很正常。
聽了這么多,我還是很佩服的,無論是做生意的技巧還是經營的理念,都比我的想象強太多了,也不是一般人都能做的生意。無論是開店還是職場,其實都是一樣的,你們說是這樣嗎?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