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上行駛是不是越慢越安全?為什么高速上會遇到龜速行駛的人?
高速公路上沒有最安全的車速,但相對安全的車速是有的,同樣,安全車距也會根據不同的路況而不斷變化,保持相對安全的車速行駛,關鍵時刻能保命。
從2023年開始,全國絕大部分高速公路都開始提速,以前隧道限速普遍為80千米/小時,現在很多都提升到90-100千米/小時左右。今年4月1日起,超速10%-20%不扣分,意味著原本限速120的路段,車速在143千米/小時以內,原則上只罰款不扣分,雖然高速路上可以開得更快了,但駕駛安全也隨著發生很大的變化。
我們經常說“10次事故9次快”,這話沒毛病,高速公路上車速太快肯定不安全,但車速太慢同樣不安全。當我們車速為100千米/小時,此時每秒鐘車輛將向前行駛約28米,當車速達到120千米/小時,此時每1秒鐘,車輛向前行駛約33米,這是什么概念呢?
每秒鐘33米,也就是說可能你眨一下眼睛,車子已經向前行駛了十幾米。假如行駛過程中,突然發現前方高速路上有小動物,相對正常人來說,眼睛發現小動物然后傳輸到大腦這個過程需要0.2秒左右。
然后大腦對小動物進行識別判斷需要約0.3秒,最后大腦將命令傳給我們的手和腳,并做出相應措施,這個過程需要約0.7秒左右,也就是說從看到小動物到腳踩剎車,至少需要1.2秒以上,等剎車起到作用,至少還需要1-2秒,就在這一瞬間,車輛已經向前行駛了近百米。
這時候剎車距離就顯得很重要
對于絕大部分家用車,車速為100千米/小時,剎車距離大概在35米左右,當然這是理想狀態下的剎車距離,實際上,剎車距離還受到車型、車輛重量、輪胎、地面摩擦力、ABS、ESP等多種因素影響。
考慮到影響因素較多,實際剎車距離至少需要40-60米左右,當車速達到120千米/小時,剎車距離幾乎呈指數級倍增,別看車速只比100千米/小時快了一點,但實際剎車距離的差距卻非常大。
這時候想要剎停車輛至少需要100-130米,但實際還會比這個距離更長,安全車距至少需要在150米以上。這也是為什么高速路上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在車輛后方150米外設置警示標志的原因之一。
為什么說車速在100千米/小時是相對安全的車速?
首先,高速路上都有最低限速,一般不能低于60千米/小時,遇到堵車、事故等特殊情況除外,實際上,車速都很快,很少有低于80千米/小時的車輛,如果前車車速太慢,后面的車速太快,這樣很容易引發追尾事故,因此,太慢也不安全。
其次,車速在100千米/小時以內,剎車距離會少很多,加上此時車輛每秒鐘行駛的路程也相對較少,留給我們反應的時間會多一些。
最后,車速越快,車輛越重,撞擊力就越大,事故中損傷也就越大。因此,保持在100千米/小時的行駛速度相對較好。據相關數據,由于汽車輪胎而引發的交通事故占比約30%,其中爆胎占了7成,因此高速行車需要時刻關注胎壓。
最后分享5條安全駕駛鐵律
1、車道選擇有講究
很多老司機都不喜歡走左側車道,其實是有講究的。左側車道容錯率低,左側緊挨中央隔離帶,有時候打個盹、方向稍微偏了一點點都可能撞到隔離帶上;
遇到緊急情況,如果右側有車,幾乎避無可避;左轉彎路段,左側車道盲區偏大,危險增大。
高速公路為了方便排水,中間地勢略高于兩側,左側車道地勢偏低,排水不如右側,暴雨天氣容易積水,非常危險。
右側車道一般大貨車比較多,一些新手、車速慢的車也會選擇走右側車道,因此,如果是三條車道,優先走中間車道,如果是兩條車道,那優先走左側車道。
2、預判很重要
首先需要保持合理的安全車距,盡量保持150-200米的安全距離,看到前車剎車燈亮起來,或者前車突然打開轉向燈、突然變道,這一類操作,第一時間把腳虛放在剎車上,隨時準備踩剎車減速,很可能前方遇有緊急情況。
3、經過高速路出入口,提前變道
經過高速公路出口或者入口路段時,提前走左側車道,車流大的時候提前減速,很多事故都出現在高速出入口,總有一些司機因為錯過出口,臨時向右變道,甚至在高速路上停車、倒車。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