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的人有什么特點?長壽的人都是吃什么長大的?
看看周邊的人,長壽人有三種:
1.經歷過槍林彈雨洗禮的人。老紅軍,老八路,他們出生如死,吃苦受罪,經歷過多種磨難而活下來了,一般都活到100歲以上。
2.住橋洞的大爺大媽。他們風歺露宿,缺食少穿,每天拾垃圾為生,欲望少,無憂無慮,過一天賺一天,心靜如水,他們活過80歲輕輕松松。
3.無心無肺的人。這種人不斤斤計較,勇于吃虧,不爭不搶。什么事不往心里去,鄰里關系好。他們特點,吃得下,睡得著,每天樂呵呵的,天大的事,先睡覺,明天再講,這種人90歲了沒有病痛。
“長壽的人,多數是一輩子沒有出過大力的人”,其實,有一定的道理。
出大力,亦即:出過頭力,付出了超越本人體能的力。凡事過了頭,就會產生不利的狀態,這是連三歲小孩也懂得的道理。
人的體能都是有限的,不管是遺傳、年齡、個頭、習慣等等,都在限制著人的體能。如果只有八百斤的力氣,卻挑了一千斤的擔子,即便動作標準,也會對機體造成傷害,這是不爭的事實:許多搞體育運動的,或者做體力勞動的人,為什么到了一定年齡就會腰酸背痛;有的,還會出現了殘疾?為什么小孩子摔倒,爬起來繼續玩耍?有的,甚至從二樓跳下去,也沒有出現骨折現象?而超過了六十五歲的老人,就要提防最后一次骨折?前幾天還看到報道:一個七十二歲的老人,下樓梯不注意摔了一跤,三天后去世。這都是可以說明行動與機體功能必須協調一致的實際例子。
一個人,基因再好,也要學會量力而行,不做任何超越自己能力的事。無論是出體力還是出腦力,都必須與自己的實際能力相適應。凡事不強求,這不僅是個人心態問題,也是成敗的實際需要。總結所有長壽者的核心秘訣,就是“心態良好”。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