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當時的年代做了哪些貢獻?魯迅的為人怎么樣?
魯迅在1925年出版的《熱風》的題記中寫道:“所以我的應時的淺薄的文字,也應該置之不顧,一任其消滅的;但幾個朋友卻以為現狀和那時并沒有大兩樣,也還可以存留,給我編輯起來了。這正是我所悲哀的。”
近一百年過去了,魯迅希望速朽的文字沒有如他所愿那般寂寂于時間中,他留存的文字,因為“穿掘著靈魂的深處”“抗拒著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而愈發振聾發聵,魯迅的呼號,讓無數人不再只是于昏睡入死滅,魯迅也藉由文字獲得了不朽的意義。
今天是魯迅先生逝世86年紀念日,我們從近些年出版的關于魯迅的作品中,讀懂魯迅。
人手一套的《魯迅全集》及各種單行本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950年,為了更好地整理魯迅著作,當時的出版總署就決定在上海建立魯迅著作編刊社,專事校訂出版魯迅著作,并聘請魯迅先生的學生和戰友馮雪峰擔任總編輯。1951年秋,魯迅的《吶喊》《彷徨》等20余種單行本相繼問世,接著又出版了《魯迅小說集》、《魯迅選集》兩卷本,以及許廣平、馮雪峰、許壽裳等多人回憶魯迅的專著10多種。1958年底,推出多種裝幀的10卷注釋本《魯迅全集》,之后又編印了十卷《魯迅譯文集》,這是繼1938年《魯迅全集》出版之后,全面系統整理出版魯迅著作的第一個注釋本。
1981年魯迅誕辰100周年之際,16卷本《魯迅全集》問世,短期內發行了近10萬套。2005年版18卷本《魯迅全集》出版,是目前收文最多,注釋最完備的通用版本。
《魯迅全集》
之后,人文社還相繼推出了《魯迅手稿叢編》《魯迅全集編年版》《魯迅大辭典》等,進一步擴充了魯迅作品的出版陣容。
此后人文社相繼推出《魯迅大辭典》《魯迅全集編年版》《魯迅手稿叢編》等等,進一步擴充魯迅作品的出版陣容。2023年,人文社又推出魯迅作品單行本,共29種34冊。這套單行本吸收了2005年版《魯迅全集》的校勘和注釋成果,并根據單行本的體例進行了調整,更方便讀者閱讀。以及“中國現代名家名作插圖本”叢書中的《吶喊劉峴插圖本》《野草劉峴插圖本》《彷徨豐子愷插圖本》《阿Q正傳豐子愷插圖本》《魯迅批判》(增訂本)《魯迅作品精選及講析》等新書。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