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教師的師德怎么撰:附師者父母心新聞稿千字原創軟文

標題:《師者父母心》 

組別:

單位全稱:

手機號:

電子郵箱:

通訊地址:

郵政編碼:

師者父母心

我當班主任期間,剛好班里來了一個轉學生,孩子父母怕他在一個陌生的學習環境不適應,千叮嚀萬囑咐,叫我一定要多多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我自認為作為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盡可能公平公正將精力均攤到每一孩子身上,但也不免稍微偏向于更需要關懷的孩子,但是一段時間下來,我發現自己和孩子家長完全是多慮了,該學生適應能力很強,學習積極性也很高,上課經常主動舉手發言,成績也還不錯,我對他印象很好,經常會在班級里點名表揚他。

直到有一次,他因為生病在家休息半個月,回來之后變得沉默寡言,上課的時候總是容易走神,注意力很難集中,隨之而來的就是成績大幅度下降,我找學生談心,站在一個朋友而不是老師的角度,去和他聊天,試圖去了解他最近情感或者心理變化,但他嘴巴很緊,我說什么他都只是點點頭聽著,多次溝通下來情況也并沒有好轉,我打電話給家長告知學生近期的情況,問他們學生在家里是否有反常的舉動,孩子父母說孩子在家一切正常,我心里雖然不解,但也不好一直刨根問題,然后暗自決定在課后多多觀察他。

我是在一節體育課上發現的端倪,該學生在體育課自由活動期間,被同班的幾個小男孩,圍在器械室推搡,雖然沒有激勵的言語和肢體沖突,但我很快嗅到了“校園霸凌”的氣息。這個時候,我顯然是不好直接出面的,因為我不能保證學生會不會因為老師的參與更加激化矛盾。而我之所以如此敏感,很大程度上因為當初我曾經也是校園霸凌中的受害者。

通常而言,霸凌者并不認為言語霸凌也是屬于霸凌的一種,霸凌者常常霸凌別人而不自知,他們控制情緒的能力較差,致使其時常實施霸凌行為。而被霸凌者在被霸凌后常常表現為自信程度較低,自我認同感不足,對學校和家庭環境充滿不安全感。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關愛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是教學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只有糾正霸凌者的錯誤認知,使其明白,霸凌他人是錯誤的行為。讓被霸凌者提升自信心,增強自我認同感,才能讓他更好地保護自己。

于是,我私下找到幾個同學溝通,從他們自身、家庭以及學校方面找原因,發現以小A為首的小B和小D之所以霸凌小C的原因,就是因為小C在課堂及老師面前表現的過分積極,讓小A十分不爽,而直接導火索,僅僅是因為小C在和小A擦肩而過的時候,不小心撞了一下他的肩膀。小A因為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長期缺乏家長的關愛,導致他處于一種希望獲取外在關注同時又討厭他人過分張揚性格的自我矛盾心理,小B和小D則僅僅是因為小A在他們面前經常充當一個大哥的角色,給他們買零食,“罩”著他們,而產生的服從性行為。

覺察到根本原因后,我通過聊天的形式分別開導幾個孩子,并且通過走訪小A家,告知他父母孩子處于這樣一種極度缺愛的心理,希望他們能多加關注小A,于此同時和小C的父母溝通,除了關愛之外,要多多鼓勵孩子增強孩子自信心,通過溝通及時察覺孩子的心理變化。我也會在班級上通過視頻的形式,做游戲的方式,傳達給其它孩子霸凌的錯誤性以及嚴重性,而且霸凌事件中還有一種人在其中充當重要角色,他們既不是霸凌者也不是被霸凌者,而是旁觀者,旁觀者的怯懦和事不關己在一定程度上會助長霸凌氣焰,同時將霸凌者推入一個更加孤立無援的境地,借此教會孩子,要勇敢說不,為弱者發聲。

后來小C在學習上奮起直追,變得樂觀積極起來,班上也沒有再發生類似事件,讓我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為人師者的成就感,也完成了一場自我心靈的救贖。

評價:

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的基礎,要提高整個教育事業的質量,必須從小學教育做起,落實素質教育,關愛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小學班主任是學生接受正規教育接觸的第一人,更是除了父母及家人以外對其自身成長具有重要影響的人。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還沒有完善的自我意識,沒有強大的自我評價能力,容易受他人和周圍環境的影響,相比于初中或高中班主任,小學班主任需要更加側重于學生學習習慣及生活習慣的培養,同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在管理方式上多采用引導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因此小學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更為細致與全面,也更需要耐心和技巧。

在以上案例中,班主任關心學生成績的同時,能及時在課上察覺到學生的心理變化,在課后和學生家長及時溝通反饋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然后通過了解學生的原生家庭結合學生自身情況及學校遭遇,追本溯源剖析學生產生不好變化的原因,然后通過學習心理學,校園霸凌相關知識,給學生起到一個正向引導及心理層面的疏導作用,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充當一個亦師亦友亦家長的角色,是十分正面的教師形象。

關于小學教師的師德怎么撰:附師者父母心新聞稿千字原創軟文。更多信息請關注:丁不二軟文平臺公眾號或者百度搜索丁不二軟文平臺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