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腐化:數據孤島不斷加劇
互聯網在面世之初,秉承著信息共享的宗旨,對內容來者不拒。萬維網的出現,允許我們使用瀏覽器就可以在全世界的網站上沖浪。
萬維網在互聯網的基礎上,使用一種統一的協議,屏蔽操作系統的不一致性,讓信息在網絡上自由的流動,不受制于任何一個單一的系統。互聯網先賢前輩們在當時有限的硬件基礎上 ,不斷的突破創新,逐步建立起了我們當下的互聯網環境。
雖然前輩們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互聯網寶藏,能夠保證信息在網絡上高速有效的流動,但不得不說,互聯網正在逐步的偏離先賢的最初的設想。當下互聯網,存在著一些違背初衷的毛病:首先,當下互聯網充斥著虛假誤導信息;用戶隱私數據在互聯網上隨意傳播;各大平臺壟斷資源造成APP孤島問題。
近來滴滴事件爆發引起了連鎖反應,國家工信部不斷對各大app進行專項檢查,并通知相關企業進行整改,正是國家對隱私數據的重視達到新高度的體現。隱私數據可以從源頭防范,但數據孤島問題,并不違背任何法律法規,但確實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數據孤島,我們每個人都有切身感受。就拿BAT等量級的大型互聯網企業來說,百度搜不大很多網站的數據;而抖音,公眾號和淘寶都屏蔽了百度;微信封殺了淘寶;支付寶,微信支付,京東支付三家又各自為營。對用戶來說,手機上多了數不清的支付軟件,新聞APP,短視頻APP。原本可以一個瀏覽器走天下的互聯網,被各大企業的APP不斷孤立,用戶需要在各大APP之間搬運信息,熟悉各種轉發信息的火星文。
網絡領域有一項梅特卡夫定律,講的是:一個網絡的價值等于該網絡內節點數的平方。簡單說就是網絡規模越大,其總價值就越高。而各大互聯網企業對于自有信息的不斷孤立,實質上是將互聯網分割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小網絡。盡管小網絡對于企業來說,實現了價值的最大化,但對于互聯網來說,整體價值不斷縮水。
互聯網的建設和萬維網的創立,為數據自由流動和價值不斷增值創造了溫床。受制于資本的影響,互聯網APP對于整體互聯網的割裂,又在不斷的削弱整體互聯網的價值。信息變得不再隨處可得,想要閱讀新聞,必須使用某一家資訊類APP,想要付款付賬,必須下載某一家支付類APP,想要出行旅游,必須下載某一家旅游類APP。我們不斷的在APP見反復橫跳。隱私數據不斷的竊取,卻無法將用戶數據整合,真正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
我們希望互聯網能夠秉承初衷,能夠真正的做到信息的無限流通,讓互聯網發揮其真正的能力,讓我們隨處可以獲取到所需要的信息。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