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中——公告的寫法

公告是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時使用的公文,它屬于國家機關使用的下行文。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具體包括法律、法令、法規(guī);公布國家重大事務活動,如國家領導人出訪、任免、逝世;公布重大科技成功;公布有關重要決定等。向國內外宣布的法定事項包括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規(guī)定發(fā)布的公告,以及根據(jù)法律條文向社會公布規(guī)定的公告。

公文公告開通的寫法:公文寫作的要點如何寫最好?公告是一種嚴肅莊重的公文,它內容單一,篇幅較短,表達直截了當,語言簡潔明快。

其標題有三種寫法:一是完全式標題,包括發(fā)文機關、事由和文種;二是省去事由,只寫發(fā)文機關和文種;三是只寫文種,如《公告》。標題之下,有時可依公告單獨編號。通常是發(fā)文機關加上文種名稱。有的只寫“公告”二字,落款寫明發(fā)文機關名稱,加蓋印章。

正文一般由依據(jù)、事項和結語組成。

開頭簡明扼要地寫出公告的依據(jù),有時也可以不寫。

告知性公告,事項簡單,用篇段合一寫出。

規(guī)定性公告,事項較多,可分條列點寫出。

結尾一般用“現(xiàn)予公告”、“特此公告”作結語,也可以提出要求作結尾,也可以不寫結語。

公告日期有的標注在標題下方,也有的注在正文末尾落款處。重要的公告落款處注明發(fā)文機關和日期外,還標明發(fā)布地點。

一、字詞句的基本知識

我相信大家對于字詞句的概念并不陌生,在我們的語文課程中,老師教了十多年的語句表達、用詞區(qū)分、字面含義,我不講你們也有一定的基礎,不然我們公務員考試申論部分,沒有那么容易就過關!既然是老生常談的內容,既然是大家都懂的內容,為什么還要引起重視學習呢?我想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公文寫作中的字詞句有其特殊的規(guī)范、有其固定的原則;二是公文寫作中的字詞句是寫好公文的第一步,萬丈高樓平地起,從小處著眼,從基礎開始,我們的提升才會更加穩(wěn)固扎實。

那么,公文寫作中的字詞句有什么特殊性,與平時我們語文中的用詞、用句、用字相比較,我認真總結,有以下幾方面特性:

1.規(guī)范性:公文材料十分嚴謹規(guī)范,我們在用句、用詞和用字上必須嚴格按照規(guī)范,必須嚴格按照主題,必須嚴格按照框架,必須嚴格按照格式去撰寫,嚴格的標準決定了我們用詞用句用字的規(guī)范性。

2.邏輯性:公文材料具有強烈的邏輯性,從大處講在材料的每個框架,從小處講材料的每個層次都具有科學的邏輯,那么公文材料的邏輯性決定了我們用詞用句用字的科學性,如同行軍打仗一般,什么兵種在什么方位,發(fā)揮什么作用,都有一定的科學性。

3.適用性:公文材料主要作用是更好地推動行政工作開展,為行政工作服務,那么實用是最基本的要求,都不實用,都不能夠發(fā)揮作用,那么我們的用詞用句用字寫了也是白費,不是寫作業(yè)、不是寫散文、不是寫小說,用詞追求飄逸、追求情調、追求美感,我們的用詞用句用字主要還是為了滿足基本的公文寫作目的,在四平八穩(wěn)完成工作寫作的基本上,勝任工作的基礎上,我們可以追求一定的美感,追求一定的造詣,如果連基礎都沒有打好,刻意的追求美感只會讓永遠寫不出合格的公文。

既然,公文寫作中的字詞句具有規(guī)范性、邏輯性、適用性,那么如何用好公文寫作中的字詞句,如何掌握其寫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字詞句寫作能力呢?

二、提高字詞句寫作能力之思路

字詞句的學習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也可以說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意思是說需要我們花費一定的時間、掌握一定的方法去鍛煉自己,需要我們深入去學習記憶,不斷的夯實我們的基礎,不斷的在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1.在規(guī)范性的用詞用句上作出努力。既然是規(guī)范性的用詞用句,那么我們首先就要培養(yǎng)敏感性,經常看到的常規(guī)性的寫法,我們就必須重點的去記憶,重點的去領悟,按照規(guī)范性寫法的要求去寫,讓這樣的語句成為一種習慣。

2.在重點字詞的用法上作出努力。例如“表彰”和“表揚”就有很大差距,差距是什么,就需要我們細心去了解,掌握不同詞語的詞性和詞意,掌握使用的特殊場合和環(huán)境,慢慢的積累放到內心。

3.在反復修改上作出努力。很多學員都說,老師我經常看理論文章,看一些經典的材料,經常的記憶,但是我感覺還是無話可寫,不會用詞用句,寫出來完全達不到我所看到材料的水平,相差甚遠。其實,“看”和“寫”是兩碼事,看是學,寫是練,學習需要一個必經過程,練習才是消化落實,我們要通過平常的工作多練習,在練習中注重修改,反復的修改自己的材料,特別是用句用詞上反復斟酌,因為我們在反復的思考,也是對用詞用句進行磨練,那么我們很快就能積累經驗。

4.在研究綜合性材料上作出努力。綜合性材料主要是黨代會報告、政府工作報告、經濟工作會議講話、半年工作總結等重大材料,這一類的材料都是歷經多次修改和審查,在用詞用句上相當?shù)囊?guī)范嚴格,我們要結合自己工作實際,多抽出一些時間來,認真研究這些綜合性材料的寫法,研究用詞用句,用學習和模范的心態(tài)去研究,在寫材料的過程中,多參考綜合性材料,慢慢的讓自己熟悉熟練。

公文公告開通的寫法:公文寫作的要點如何寫最好?【問題】你知道下面幾組詞語的正確用法嗎?

(一)做 作 【解答】在行文實踐中,經常出現(xiàn)將“做”和“作”混用的現(xiàn)象。就通常而論,“做”側重于具體對象或產生實物的活動,動作性較強,例如“做飯”“做衣服”“做文章”“做桌子”等等;而“作”多用于抽象對象或不產生實物的活動,動作性較弱,例如“作孽”“作弊”“作曲”“作別”“作文”等。同時,“做”所連接的多數(shù)都是中性事物。“作”所連接的事物多數(shù)是貶義的,例如“作死”“作孽”;此外,“做”是一個“全動詞,就是說它能獨立地作為一個動詞,在運用中體現(xiàn)完整的動作意思,而”作”是一個“半動詞”,它往往跟別的動詞連起來使用,才能表達一個完整的動作意思。

簡言之,在習慣上,具體東西的制造一般寫成“做”,抽象一點的、書面語色彩重一點的特別是成語里,一般都寫成“作”,像“裝模作樣”“認賊作父”。但需要明確,區(qū)別的標準不是絕對的,遇到沒有把握的詞。寧可用“作”而不用“做”。

(二)辭” “詞”

公文公告開通的寫法:公文寫作的要點如何寫最好?【解答】就一般而言,“詞顯得通俗些”,而“辭”則顯得文言些。兩字在表示語言、語句、言詞時,可以通用如“陳詞”可以寫作“陳辭”,“言詞”可以寫作“言辭”等。

作為文學形式,兩字的區(qū)別如下:“辭”指先秦、漢魏及以后一段時期出現(xiàn)的類似詩賦的韻文,如《楚辭》;“詞”指唐宋時興起的有一定格律形式的文學體裁,如詩詞、詞牌等。

在作最小的語言單位時,不能用“辭”,只能用“詞”,如動詞、詞匯、詞性等。

另外,“辭”還可以表示告別、推托,如辭舊迎新、推辭等。

在公文中,"致辭"還是"致詞"?"主持詞"還是"主持辭"?“演講詞”還是“演講辭”? 應該說, "致辭"和"致詞"是一對異形詞,意義是一樣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以"致辭"為推薦詞形。

"主持詞"和"主持辭"在概念上沒有根本的不同,都是指主持人所說的有關的話語。但二者在色彩上還是有一定的差別。"主持辭"比"主持詞"更為莊重,主要用于一些非常正式的場合、重大的慶典等。

“演講詞”和“演講辭”的用法也大體相同。

公文公告開通的寫法:公文寫作的要點如何寫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