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我們節目報道了漳州女大學生小李在一個叫做“小紅書”的手機軟件上發布了自己的自拍照,卻被平臺用在了商業廣告中。

小紅書:沒有認真審核確實存在責任

小紅書也對這則廣告做出了回應。

小紅書手機軟件 工作人員

這個是我們非常不應該的事情,我覺得這一點要和小李道歉的。

小李告訴記者,對于小紅書工作人員所說的理由,她可以接受,也接受了小紅書工作人員的道歉,但是,針對這件事給她造成的影響和傷害,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法律人士:賠償可根據自身損害程度和平臺傳播范圍

現如今,年輕人習慣在一些網絡公眾平臺上分享自己生活的點滴,但是社交平臺并非法外之地,由于其公開性,稍不留意也有可能引發侵權。

如何避免侵權行為發生

社交平臺需以身作則

記者認為,培養平臺用戶的法律意識,這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平臺本身要先以身作則,將用戶的隱私和權益放在首位,才對得起用戶的信任。

通過小李的遭遇,希望大家能夠提高警惕,雖然一些社交平臺屬于私人空間,但發布照片、視頻還是要謹慎??梢栽谧约喊l布的內容上標明,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使用等方式杜絕此事的發生,如果發現自己存在被他人侵權的行為,一定要收集相關證明材料,向平臺方進行投訴,如果沒有得到回應,可以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