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任何一種技術的產生,都會對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甚至整個國際政治、經濟、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正是因為技術產生的影響深遠,會反過來促成政治的變動。從另一角度看,政治變動也會對后面技術的進步提供巨大的推動力。如果很多技術1.0版是本身技術的創造與發現,那么技術2.0、技術3.0、甚至4.0和后續更多的發展就與政治的推動不可分割了。

比如近代“主權”的概念就是政治的結果,核武器是政治的結果,互聯網“主權”也是政治的結果。雖然這些都是技術,但它們不僅僅是技術本身的進步,也是由政治推動產生的。今天,互聯網已經成為一種經濟形態、政治形態、社會形態,甚至是生活形態。我們總說網絡是“虛擬空間”,但是“虛擬空間”這個概念在當下已經不夠準確了,因為網絡空間和實體物理空間已經密不可分。對越來越多的人來說,他們已經分不清生活在物理空間還是網絡空間了。

圖源:網絡

網絡安全處于無政府狀態

現在網絡的特點是集中的?還是分權的?從理論上說,網絡既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權。但其實在很大程度上網絡基本還處于一種無政府狀態。以前我們討論安全問題——比如核武器的安全問題,還是存在于精英階層,因為核武器是精英的手段。而現在的網絡則不同,如果用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個概念來說,那么網絡基本上是一場“人民戰爭”,因為每一個人都可以接入網絡,從網絡中獲取足夠的知識,并采取行動。比如很多人現在可以從網絡中獲得制造核武器的知識?,F在的網絡是個人化的。

因此,在當今這個時代,維護網絡安全是非常困難的。雖然做好事的人多于做壞事的人,但是做好事的人很難對付做壞事的人——因為做好事的人需要是全天候的,而做壞事的人只要在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有幾秒就足夠了。做好事的人所付出的成本與做壞事的人所需要的成本是不可比較的。而目前網絡安全還基本上處于一個無政府的狀態。所以說,從政策的角度上來看,正如以往的安全要通過國家間的合作來達到,網絡的安全更需要國家間的合作。

網絡安全需要國家間的合作

網絡安全和傳統安全不一樣,因為傳統安全有一個物理概念,叫做“中國的安全”、“美國的安全”,也就是主權國家之間的安全?,F在的網絡則不一樣,安全問題不僅存在于國家之間,還可以延伸到“國內的安全”、“所在大學的安全”等。因此,在網絡安全這個領域,僅僅有主權國家政府對社會的保護是遠遠不夠的,人們還需要國際的保護。因為在網絡中,各國是完全暴露的,誰都可以通過網絡來攻擊另一方。

圖源:網絡

不過,網絡上的國際合作實在太少,這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F在做壞事的人,很容易形成國際統一戰線,比如黑客在國際上“結盟”非???因為黑客的語言是普遍性的語言——不是中文、英文,而是統一性的技術和代碼。而我們主權國家之間反而沒有任何合作,大家使用的是互相不同且不易懂的語言。

美國是世界上網絡最發達的國家,也經常受外面黑客的攻擊。從現在的國際關系來講,美國在網絡安全上只是一味地指責中國、俄羅斯,但實際上美國本身也一直在攻擊其他國家的網絡。美國盡管也有自身的網絡安全需求,但因為在網絡發展上處于主導性地位,為了網絡的繼續擴張,對美國的網絡公司繼續實行“放任”政策。為什么美國政府沒有對美國的高科技公司實行像中國那么有效的監管?這是因為美國要主導世界,需要繼續擴張。在美國,有關網絡安全及對美國科技公司的規制已經被討論很多年了,但一直沒有出臺有效的舉措,這正是出于美國國際利益的考慮。美國想要主導這個世界,網絡公司要建立全球霸權,美國要把自己的規則變為世界的規則。

中國需要自己的規則

如果美國這種“主導”的情況不改變,不僅中國,很多小國家將更沒有任何網絡安全可言。美國整天都在指責中國不遵守規則,但這是美國所定的規則。這個世界需要國際網絡規則,中國也應該參與到規則的制定中去。但是很遺憾,美國有互聯網規則,歐盟有網絡規則,但中國沒有。歐盟連大型的網絡公司都沒有,卻有歐盟規則;而中國現在有很多大型的網絡公司,卻沒有與國際接軌的網絡規則。雖然我們有網絡方面的國家安全法律體系,但這是內部的,走出國門就是美國的規則和歐盟的規則。

美國的網絡安全規則是進攻型的,而中國是防守型的,中國還沒有形成“走出去”的網絡安全規則。

中國的問題在于,有很多大型的互聯網公司之間的關系就像土豆,相互之間沒有關聯,相互封閉、互相排斥。如果看美國的網絡公司之間的關系,它們是互相開放的。中國想要改變這個現狀,就需要靠政治去將它們統籌起來,建立起一個有機的聯系。能不能促進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形成彼此間更緊密的關系?能不能有一種技術使中國網絡公司之間互相開放?如何把中國網絡的“量”(市場)轉化成規則從而走向國際,而不僅僅是防守型的?如何應對來自歐盟、美國這些網絡規則的力量?

圖源:網絡

就像針對美國的核武器,必須受到外在的制約和制衡,如果美國的網絡力量沒有制約和制衡,對整個世界都不安全——除非所有人都樂意接受美國的領導。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網絡力量,不僅自己要形成本身的網絡規則,還要思考如何制定國際網絡規則。如果不強調規則,我們就很難走出去。我們的國安法強調的只是內部安全,不是外部安全。今天,無論是網絡技術還是網絡企業,都要從國際層面來看問題,從國際層面來獲得生存和發展。

如何應對與美國既競爭又合作的局面?

從網絡安全的角度,理論上是沒有國界的,反黑客聯盟必須是全球統一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中美的網絡合作不可或缺。那么中國應該如何應對與美國既競爭又合作的局面?

首先,競爭是合作的基礎,沒有競爭就沒有合作;中國如果沒有先進的技術,根本談不上和美國合作。美國要建立世界霸權,希望自己就是世界。中國需要一個真正的世界,而不是美國的世界。要實現這個目標,中國的互聯網就應當走出去,因為只有走出去,才能在世界范圍內建設聯盟,形成制衡美國的力量。這方面,中國應當跟歐盟、跟中國的鄰居等國合作。

此外,中國還需要技術上的提升,對美國形成威懾力。如果沒有威懾力,什么都說不上。技術是最基礎的,還是要在繼續引入應用的基礎之上強化自己的研究投入,掌握更多的原創性網絡技術。只靠意在保護國內安全的“互聯網主權”這個概念是不夠的,還需要走出去。我們要加強和深化理論上的研究,比如說互聯網主權能不能分層,界定一個國家利益的核心圈,以及什么是次核心、非核心的。核心圈要有堅實的保護,次核心的要有限開放,非核心的要全面開放。

圖源:網絡

中國互聯網如果不開放,我們最后將成為被美國圍堵的對象。中國只有通過開放走出去,在國際舞臺上才可以制衡美國。現在有種調侃的說法,說世界只有“一個中國”,“一個非中國”。其實互聯網的實際情況就是這樣的。中國要在保護互聯網核心主權的基礎上走出去。通過與國際接軌走出去,為世界的網絡安全提供中國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這既關乎自身的發展,也關乎世界的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