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從9個角度剖析互聯網思維。

(1)用戶思維

(2)簡約思維

(3)極致思維

(4)迭代思維

(5)流量思維

(6)社會化思維

(7)大數據思維

(8)平臺思維

(9)跨界思維

一、用戶思維

講到用戶思維我們得知道我們的用戶是誰?得有針對性。從用戶角色可以分為4類:

(1)核心用戶:具有相同價值觀,更能建立認同,連接更緊密,對產品黏性更大。核心用戶定義的越準確,產品設計推廣的過程中目標越明確。

(2)次要用戶:邊緣用戶、潛在用戶。可以通過運營手段、增長黑客發展成為核心用戶。

(3)客戶(customer):比如給孩子補課,在達成交易形成轉化前的用戶可能是家長,他們考慮的有可能是師資、費用、距離。這類付費用戶而非最終的使用用戶,我們可以稱之為客戶(customer)。

(4)終端用戶(end user):如上例:去上課的孩子就是最終線下體驗享受服務的用戶,他們是終端用戶。他們的評價對于客戶的影響(對產品的評價)有決定性意義。

用戶思維的關鍵?

(1).獲客。得屌絲者得天下。產品要做到通用,滿足廣大普通人的需求,解決大多數人的痛點。口碑傳播,社交的運用(熟人邀請)。

(2).激活。關注邊緣用戶,將這些用戶從邊緣拉回重新激活。社區的運用 可以論壇,公眾號推送,短信邀約。

(3).留存。核心還是產品自身,打鐵還需自身硬。深度挖掘用戶,關注用戶體驗。如果能達到KANO模型中的興奮型(超出用戶期望),用戶有可能爆發式增長,產品有可能成為爆款,諸如抖音之類的產品。

二、簡約思維

專注,少即是多,簡約即是美。典型案例:蘋果手機home鍵從有到無,到人臉識別。用戶操作更方便 體驗更好。

鑒于作者本身是電商產品經理,我的經驗告訴我:產品盡量做到復雜邏輯拋給后臺去處理,前臺面向用戶的保持簡單操作方便,這也是電商的簡約思維。

三、極致思維

(1)打造讓用戶尖叫的產品。解決用戶痛點剛性需求(真實 剛需 高頻),癢點,興奮點。

(2)突出優勢。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3)服務。最好的服務就是最好的營銷。

四、迭代思維

(1)競品分析,人有我優,人無我有。

(2)從自身做起,微創新。了解市場,跟蹤最新的技術趨勢,抓住現有技術和用戶需求的契合點,挖掘需求運用新技術解決用戶的老問題。

(3)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風口之上豬也會飛,快速迭代保證不錯過大勢,我們要順勢而為。用戶的需求快速變化,因此速度往往比質量更重要,先占領市場再去鞏固。

(4)閉環,生態。通過迭代達到產品的一個閉環,甚至形成一個生態鏈,保持健康發展。

五、流量思維

體驗為王,流量至上。流量高是廣告主選擇投遞廣告,是企業提高轉化率實現戰略價值的前提。

(1)免費:通過免費獲取流量。對短期免費,對長期收費;對基礎功能免費,對增值產品收費。比如百度網盤,如果不付費成為VIP,大文件的保存包括文件的下載將受到體驗不佳的限制。當然它前期通過大容量的免費云盤吸引了大量用戶。(2)網紅:網紅定義(包括當紅流量明星)。不要忽視網紅的能量,他們的影響力可以直接造就產品流量指數級升高。(3)內容:直播,視頻,公眾號,論壇,知識平臺等傳播和引流。(4)社交:熟人推薦,攀比從眾心理。

六、社會化思維

講的其實是傳播鏈、關鍵鏈。

社會畢竟是多元化的。協同合作的效率以及成本總是比自己打包獨攬要更有優勢。應該把核心資源用在關鍵業務上去。

七、大數據思維

企業追求數據驅動,數字資產是核心競爭力。

八、平臺思維

這其實是一個關乎夢想的思維,人還是要有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

產品想要做大做強,延長生命周期,健康可持續發展,還是要朝著系統化閉環的方向去發展,打造成多方共贏的平臺生態圈。

SaaS2.0:充分體現了平臺思維

那么我們就要思考我們的產品為什么要朝著平臺化去發展呢?我們先不妨從用戶需求的角度來分析,這些產品可以囊括哪些形態呢,并且看看它們的特點以及優勢和劣勢。

(1)工具:產品較為初級,容易復制,用戶留存低。

比如:石墨文檔(一款在線文檔協作工具),用戶體驗也不錯也能觸及用戶痛點,但是他的商業模式還是比較初級,免費用戶可以享受一些基礎服務,付費VIP可以擁有某些增值服務。這種類型的產品容易被復制,筆者認為可以引入一些創作者,針對不同類型需要可以創作一些優秀的文檔模板,豐富產品的內容。引入文檔排名,根據使用量和好評率等要素去排序。發起邀請,新用戶vip3天體驗,老用戶根據成功邀請的動作加積分,積分可以兌換文檔模板等等。但是產品還是過于單一,沒有周邊產品與之形成支撐,沒有形成閉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的建議可以嵌入諸如BAT這種巨頭的產品體系下,保障產品的生命力再徐徐圖之。

(2)內容:文字 聲音 圖片 視頻,優質的內容 大大降低獲取用戶和流量的成本,比較流行UGC驅動。

(3)社交:粘性高,流量大。但是有座大山讓我們仰望:,很大幾率成為炮灰。

(4)金融:畢竟和錢打交道你懂的。但是技術門檻高,需要行業背景。

(5)游戲:研發成本高,但是產出快,用戶短時間內忠誠度與投入度高,這個時間轉化是最高的。

(6)平臺:綜合以上所有元素,形成整個生態鏈,更加健康平衡,更易形成行業寡頭的局面。


九、跨界思維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合作共贏才是王道。

概念:就是要有跨界的眼光去發現新的機會點,要有跨界的思維去整合資源,跨界是打破自己思維的條條框框,在更廣闊的領域找到新的機遇。

現在有幾個口號比較響亮:產業融合,場景互聯,智慧升級。

軟件企業去做硬件,線上企業去做線下,線下企業做去線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思考:

(1)尋找新的增長點,找到低效點,敢于出擊,打破利益分配格局,你行你上啊。

(2)我有用戶我不怕,我想做啥就做啥,攜用戶以令諸侯。什么產品最火,我就做,C2C嘛,so easy。

(3)顛覆自我,嘗試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