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怎么通俗易懂的解釋“云”?

很多大佬喜歡用水電廠這個故事,解釋“云”相關的所有東西。不知道的可以去百度一下。

但我覺得,“你在家打開水龍頭就能有水,這就是云計算”的這種說法,我覺得并不準確,也不能讓小白理解到位。

大佬們喜歡用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小楊的爺爺在年輕時要喝水,得去河邊或者井里一趟趟的挑水喝,而且還要在自家儲備一桶水,才能喝的舒坦點。

但是現在有自來水廠這個基礎設施的存在了,小楊只要打開水龍頭就可以喝上水,小楊想要喝一杯還是一桶,都很方便,這就是“云計算”的魅力。

我覺得這個說法并不準確。

嚴格來說,自來水廠要供水給小楊,是因為小楊家里都鋪設好了“水管”,打開水龍頭就是“獲取服務”的一個步驟,喝上水,就是“享受服務”的一個結果。

所以,“水管”就是咱們的網絡基礎;

自來水廠的水源才叫做“云”;

“云計算”則是水廠的水經過一系列的加工(比如消毒凈化等步驟)之后,通過水管到達水龍頭之前的這個過程;

水龍頭才是“電子設備”,是電腦和手機這類東西。

這樣的話,這個故事才是完整的、可以被簡單理解的。故事講完,科普要開始了。

02 到底什么是云、云端、云計算、云服務?

(1)什么是云?

我們用的各種云來表示的,其實是一個很常用的詞——“網絡”。

在過去,人們用云來表示電信網,再后來,就用云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

你原來把數據存在U盤的空間里,現在你把數據存在云里,所以:云=U盤的空間,這么理解沒問題吧?

這里還可以在延伸一下,好多人問的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概念。

公有云:

顧名思義,面向公眾,所有用戶均可使用,現在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均已部署公有云,典型的騰訊云,阿里云,京東云等。

使用公有云可實現快速上線web站點,數據庫,文件存儲等IT系統。

私有云:

面向某大型企業或政府單位的專用云,用到的技術和公有云類似,但是為了數據安全,不希望這些數據和互聯網相連,只在企業內網使用,那么這些企業或政府單位就會自建私有云,然后給自己的各級部門來使用。

混合云:

同時使用公有云和私有云,把不敏感的數據比如官方網站、產品論壇等放在公有云,把涉及核心機密的研發數據放在私有云,兼顧信息安全和成本。

按照老楊上面的邏輯,其實云就是U盤的空間,那么:

公有云就是誰都可以用的存儲空間;

私有云就是只能你一個人用的存儲空間;

混合云其實就是公有 私有的集合,你可以把自己的空間分出來一點,供其他人一起用。

這下你懂了嗎?

(2) 什么是云端?

官方解釋 云端是采用應用程序虛擬化技術(Application Virtualization)的軟件平臺,集軟件搜索、下載、使用、管理、備份等多種功能為一體。

說白了,云端就是網上服務器,只不過不是具體的某一個服務器,可能是很多個不固定的服務器一起在運作,數量可能非常龐大。

把數據存儲在云端,就可以消除因丟失存儲介質而泄密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你要是丟了u盤也別怕,打開一臺新的電腦,登錄賬號,啥都還在呢。

云端和云的區別是啥?還是那個U盤的例子,咱們繼續看:

云是空間,云端是一堆服務器。服務器就像是人腦,是拿來給咱們解決問題的,對吧?

所以,云就是儲存那堆云服務器的容器,云端就是云服務器的集合。就像人要先有軀殼,才能裝下五臟六腑和我們堪比愛因斯坦的大腦是一個道理。

(3) 什么是云計算?

官方解釋 云計算就是指數據中心資源的虛擬化和中心管理。它的關鍵優勢是敏捷性,根據工作負載的需求,使用抽象計算、存儲和網絡等資源,且具備大量的預構建服務。

云計算進行超級計算的基礎是互聯網,通過數據的遠程中心,以數以萬計的服務器及電腦組成電腦云,這是計算機網格發展、處理以及分布式處理的結果。

換句話說,這是計算機實現其科學概念商業和的結果。

云計算按照最開始老楊講的那個故事,就小楊想要喝水,打開水龍頭前,自來水廠通過水管向你家輸送自來水的過程。

如果云端是一堆“大腦”,云計算就是“云大腦”啟動發揮功能的過程。

小楊最近需要搞一個項目,需要申請很多服務器,公司走流程,要走好久,好不容易走完了,還要安裝一下,這時間耗費就比較長。

于是小楊就想啊,最近這“云”很香,我能不能搞一些云服務器,也不用安裝也不用申請,租用一下,借助公有云,咱們弄一批來用,借助云服務器的云計算功能幫自己把事兒給辦好。

這個把“處理數據”的計算功能挪到云上,就變成了“云計算”,把整個線下的過程挪到線上去處理,依靠的也是云計算。

所以,云計算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和生活效率。

(4) 什么是云服務?

官方解釋 云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云服務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和軟件、互聯網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務,它具有超大規模、虛擬化、可靠安全等獨特功效。

你要仔細想想,現在的生活里,你能用得到的,享受到的,不是云和云端,也不是云計算,而是在它們的基礎之上提供給你的“服務”,這就叫“云”服務。

你使用的百度、阿里云盤儲存資料和文件和你愛看的視頻,你用騰訊和石墨文檔來在線編輯,所有的數據都儲存在網絡里,不再需要u盤的拷貝,就可以實現隨時隨地查看文件和資料的狀態,這就是你最常接觸的“云服務”。

身為吃貨,你需要知道一道芝士焗龍蝦到底是怎么做的這么好吃的嗎?

你不用。

你只需要付錢,然后等著西餐廳的廚師做好、服務員配好餐具并端上來送到你的面前,你拿起叉子吃上就行。

所以,你平時會直接接觸到云計算嗎?

你不會。

你接觸到的大部分,都是坐在那里翹著二郎腿就能享受到的云服務。

云服務一般分為了幾種類型,這邊也稍微做一個科普:

云計算能提供的服務很多,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都可提供至少上百個的細分產品,但是整體可以分為三類,Iaas、PaaS 和 SaaS。

IaaS是“基礎設施即服務”:

也就是云端提供全新的云服務器,全新的云數據庫,全新的云存儲,這些都是基礎設施,用這些基礎設施實現什么功能,可以由用戶自由的開發和使用。

當然這些基礎設施,相對于傳統的物理設備,是可以迅速上線、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

PaaS是“平臺即服務”:

面向的用戶群體是軟件開發人員。我們知道,在寫代碼的時候,需要部署專門的開發環境,編譯環境,測試環境,特別是做大型app的時候,相關的環境部署也是需要很大的成本、精力與時間,而PaaS則可以提供各種需要的環境,而軟件工程師只需要最主要的代碼即可,明顯的提高工作效率。

SaaS是“軟件即服務”:

可以提供無需安裝便可以直接使用的軟件。典型的有在線office,我們打開網頁就可以像使用本地office一樣來編輯文檔,無需先購買和安裝軟件,而且協同辦公更加方便和高效。

03 想要成為云計算工程師,你要怎么做?

云計算屬于IT技術的范疇,需要用到網絡的知識、存儲的知識、服務器的知識、虛擬化的知識。

只需要對這四個方向中的任何一個方向,有一定了解,你都能夠學習云計算。

隨著技術發展,云服務器正在全球范圍內逐步取代傳統服務器,其應用逐步從互聯網行業向制造、金融、交通、醫療健康、教育等傳統行業滲透和融合,促進了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

所以,云從業人才緊缺,未來前景很是可觀。

你可以選擇云計算工程師、云計算運維工程師、云計算售前工程師、云計算架構師、云計算研發工程師等崗位,崗位的方向還是很多的。

一線城市的薪資范圍是10K-20K不等,二三線城市的薪資范圍在8K-15K不等。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工程師項目經驗的不斷積累,可繼續往專家級工程師或管理層發展。

這時候,你在一線城市的薪資范圍是25K-50K不等,二三線城市的薪資范圍在18K-30K不等了。

作為新手的你所接觸到的云計算的相關工作,最開始肯定偏向交付。

云計算一般氛圍交付、規劃、設計、包括通過底層KVM和OpenStack搭建私有云,這樣就不需要依賴廠商,這些工作就屬于云計算的架構設計。

想要系統的學習云計算,其實廠商認證就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云計算的重點還是給用戶提供云服務,而目前市面上的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都是IT平臺服務商,需要大量崗位的企業。

了解產品才能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從而實現跨行跳槽的目標。但話也別說這么遠,先把老楊這篇文章弄明白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