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3》中披露,2023年全國人口的出生率為8.52‰,首次跌破10‰,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長率僅為1.45‰。

這算是全國人口出生率再次創新低了,并且,本身預估是在2027年-2030年才進入負增長的,現在如今不增長,明年如果還不回升的話,負增長就很有可能提前,持續走低的生育率一直都是現在關心的熱門話題,那么

你可知道在古代,古人們是如何調控人口數量的?

今天阿族就跟大家來聊一聊吧~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朝代的興衰更替,都是秉持著以人為本的,所以在古代,對于經濟發展有一個比較直接的衡量標準,那就是人口數量。并且人口數量越多,就證明這個朝代越來越發達,綜合實力也會越來越強的,因此歷朝歷代對于人口的生育都有著不同的政策。

實行計劃生育,鼓勵生育政策的最早的就是越國了,當時越國為了實行復興,勾踐就做出了很多的調整,他的政策就是軟硬皆施,不管男女,找對象就必須要找年齡相仿的,如果年齡相差比較大的話,不是家里同意,而是政策不允許。并且女孩17歲不嫁人,男孩20歲不娶,那就是不孝,國家不會找你麻煩,會先給你的父母定罪。但是如果你乖乖聽話的話,生了孩子就會獎勵食物,并且多生幾個,國家還會給你配一個保姆,也正是因為這樣,越國才有翻盤的機會。

到了漢朝的時候,當時人口就只剩下一千多萬了,要知道在秦朝的時候,人口還有三千多萬,當改朝換代的時候,人口也是逐漸下降的,所以當時劉邦就非常著急,為了國家的發展,便對女生的婚娶進行了嚴格的要求,

比如說,如果女生到了15歲之后還不結婚的話,就需要繳納單身費用,而且到了后期單身費用提高了足足五倍之多,這樣算下來,普通的百姓之家肯定是承擔不起的,因此在當時女孩快到年齡的時候,就會被逼著嫁人。

漢代的政策可能會比較嚴格,相比較而言,唐朝的政策就比較溫柔了,雖然唐朝也是把15歲當作法定的結婚年齡,但是結婚后國家就會獎勵大量的土地和金錢,就根據史料記載的,我們可以知道唐朝時期,整個國家的開支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于激勵人口生育政策上,所以當時唐朝的人口增長是非常快的,唐朝初期的人口可能僅僅為隋朝的四分之一,但是到了唐朝巔峰時期的時候,人口就高達8000多萬了。

歷朝歷代,對于生育政策都有著不一樣的規定,有的朝代,可能會因為女子到了歲數不嫁人,而直接被指婚;有的朝代,就會受到一定的牢獄之災,甚至會牽連到自己的家人。無論是獎還是罰,這都是古代統治者為了增加人口,所做出的手段,但是不得不說,獎勵可能會比懲罰更加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