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資源及其應用推廣研究(想找真正的硬線索來丁不二,為您帶來真訂
茶花資源及其應用推廣研究
施德法
茶花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也是世界重要的園林花木。目前,全世界約有30 000余個茶花品種,約280個山茶物種(也有人認為是250種) ,分布于亞洲、歐洲、美洲、澳洲和非洲等地 。茶花具有花期長、花型大、花色豐富、樹姿優美、樹冠陰濃、枝葉茂密、全年常綠等特點,兼具桃李之艷麗、荷花之純清、梅花之傲骨,在百花叢中獨具風韻,成為國內外城鄉園林綠化普遍栽培和城市居民盆栽養植的園林花卉。
茶花對多種有毒氣體抗性較強,具有良好的吸收有害氣體、吸滯粉塵、涵養水源、美化環境的功能,是城鄉綠化的優良樹種,被廣泛應用于城市公園、廣場、路邊、街旁綠地、居住區、學校、工廠、房前屋后、庭院、防護林、風景名勝區等,多配植在池畔、水邊、坡地、山麓等地 。茶花常常叢植、群植、孤植或作為花境的主要植物,形成各類優美的植物景觀,深受青睞。
中國茶花文化園
茶梅
云南山茶
華東山茶‘金盤荔枝
金花茶
中國茶花主要4大類品種
1 茶花資源概述
1.1 茶花資源分布
茶花(Camellia japonica),又稱山茶、山茶花,屬山茶科山茶屬常綠開花植物。平時所稱的茶花一般泛指包括華東山茶、川山茶、云南山茶、金花茶、茶梅以及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其他山茶屬植物。山茶物種原產于美洲和亞洲的東南部地區,包括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越南、柬埔寨、老撾、緬甸、印尼、非律賓等地。目前,全世界共有40多個國家有茶花種植。浙江省金華市建立了“國際山茶物種園”,共收集了204個山茶物種,是全世界山茶物種收集最全的物種園 。經過世界各地茶花愛好者的培育,現在全世界共有30 000多個茶花品種,中國約有3 000個品種,其中常用品種約1 000個。
據初步統計,我國各地建立各類茶花園和茶花基地有80多個。其中,浙江金華市婺城區是全國茶花生產中心之一,金華的中國茶花文化園的面積較大、品種較全(圖1);廣西南寧金茶花公園的面積最大,金花茶品種最多;杭州植物園中的木蘭山茶園是建立較早的山茶品種園。近年來,云南、廣東等地涌現較多的茶花生產基地和茶花公園,收集了大量茶花品種。目前,全國已有22個城市的市花(縣花)是茶花,浙江就有寧波、溫州、金華、瑞安、新昌5地 。
根據茶花的特性和分布區域分類,中國茶花主要有華東山茶、云南山茶、金花茶、茶梅4大類(圖2)。其中,華東山茶品種最多、數量最大、分布地域最廣,在長江中下游各省市均有分布,以江浙滬和川渝兩地為栽培繁育中心;云南山茶主要分布在云貴等地;金花茶主要分布在廣西一帶;茶梅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近年來,越南抱莖茶、杜鵑茶等四季茶花也已引種栽培成功,并在我國南方諸省栽培,尤以廣州栽培較多。
1.2 茶花品種特性
茶花有早、中、晚品種,花期一般在2~5月份,盛花期為3月份。茶梅花期一般在10月至次年2月,以12月至次年1月為盛花期。云南茶花的花期相對華東山茶要早;越南抱莖茶、杜鵑茶則一年四季可開花。
花型有多種分類方法,一般分為單瓣、重瓣、半重瓣3大類或簡瓣、文瓣、武瓣3大類共16個花型 [6] 。其中,簡瓣類可分為喇叭型、玉蘭型、梅花型、托桂型4種;文瓣類可分為荷花型、五星型、松球型、菊花型、放射型、薔薇型6種;武瓣類可分為波浪型、蝶翅型、牡丹型、芙蓉型、皇冠型和繡球型6種。
花色多種多樣,如白、黃、橙、大紅、粉紅、紫、綠,以及復色等。復色又有單株復色、單花復色,花中有斑塊(點)、斑紋、暈色等。花徑有大有小,根據花徑大小可分為微型花(<6 cm)、小型花(6 cm~7.5 cm)、中型花(7.5 cm~10 cm)、大型花(10 cm~13 cm)和巨型花(>13 cm)5類 [6] 。一般來說,云南山茶的花徑較大,金花茶、茶梅類的花徑較小,美國茶花以大花型的云南山茶為主,歐洲茶花則以中花型的華東山茶為主,日本茶花以小型花為主。
茶花繁育方式有播種、扦插、嫁接等,栽培方式有地栽、盆栽、盆景等。其品種繁多,花色豐富,產品多樣,主要有:(1)茶花綠化苗木,分綠化用苗、盆栽用苗、茶花大苗、茶花樹、茶花盆景等; (2)茶花工業產品,有茶花飲料、茶花工藝品、生活用品等; (3)茶花文化產品,有茶花攝影、茶花繪畫、茶花詩詞與書畫、茶花書籍、雜志等。
2 茶花發展與文化
2.1 古代及近代發展階段
中國是茶花的故鄉,有1 800多年的栽培史。三國時期,我國就開始茶花的栽培,使茶花從野生進入人工培育。魏晉南北朝到隋代,茶花栽培逐漸普遍,并在中原地區種植,文人墨客和士大夫開始寫詩作畫,贊美茶花。唐代,茶花詩書繪畫盛行,形成中國茶花文化。此時,寺廟道觀及其周圍種植茶花和茶樹,園林庭院中也有較多茶花種植,并開始出現茶花品種 。
宋、元、明時期為中國茶花文化鼎盛時期,此時茶花在庭院綠化中廣為運用,從宮廷到私家庭院都有種植,觀賞茶花之風盛行。宋代,茶花盆景開始出現,茶花品種逐漸豐富。明代,插花藝術開始流行,茶花與松、梅、百合等一起作為插花材料之一;出現茶花專著,如《滇中茶花記》《云南茶花譜》等;茶花詩、詞、曲、賦及繪畫藝術俱全,并達到較高水平,以茶花為主題的花鳥畫成為繪畫藝術的精品;茶花的石刻、木雕開始在民間流行。此外,絲織品、瓷器等衍生產品中開始出現較多的茶花圖案。宮廷、道教佛教界、文人藝術界和民間都對茶花十分鐘愛,使茶花文化藝術和園藝種植技術得到飛速發展。
到了清代及近現代,茶花種植和茶花文化得到更快、更好地發展。清中期,茶花品種有記載的就達120多個,《花鏡》《茶花譜》等專著問世,茶花文化出現多樣化,除詩詞、曲賦外,小說、散文中也開始出現與茶花相關的內容,茶花繪畫藝術更是豐富多彩 。到清末民國時期,中國茶花發展受限,但由于工商業的發展,公園、私家園林中茶花獲得更多栽植,茶花應用仍較為普遍。吳昌碩、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等繪畫大師都有較多的茶花作品,并有一批傳世之作。此外,19世紀中期,茶花開始傳到歐洲并得到迅速發展,進而快速傳播到世界各地,培育出成千上萬個茶花園藝品種。茶花的花型、花色、花期,以及耐寒性、耐熱性都得到較好發展,成為了世界名花。
2.2 現代發展階段
2.2.1 茶花組織發展
1965年,國際茶花協會在英國成立;1999年,國際茶花協會成立中國區域。國際茶花協會在世界各地頻頻舉辦活動,召開茶花學術交流會、研討會、理事會、茶花展覽等系列活動,推動了全球茶花事業的蓬勃發展。1981年,中國茶花協會在杭州植物園成立,后統一于中國花卉協會并更名為中國花卉協會茶花分會。中國花卉協會茶花分會和各地茶花協會紛紛舉辦各類科技宣傳、技術推廣、普及應用、展示展覽等活動,擴大茶花在社會生活和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2003年第22屆國際茶花會議在浙江省金華市召開,進一步擴大了茶花的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中國茶花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茶花與詩詞、書法、繪畫、攝影、工藝美術品、盆景、插花藝術、郵票發行、工業產品開發結合,形成了各類與茶花相關的文化藝術產業 。2023年、2023年云南省楚雄州和大理州又分別承辦了第27屆、29屆國際茶花大會,進一步提高了茶花的國內、國際影響力,茶花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密切,茶花飲料、茶花香皂、茶花木雕、茶花石雕、茶花胸花、茶花各類紋飾飾品等系列產品得到進一步開發和生產,大大提高了茶花的附加值。茶花在社會、經濟、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全國各地掀起茶花發展熱潮,各種茶花雜志、科普讀物、專著等如雨后春筍,不斷問世。
2.2.2 茶花應用發展
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城鄉園林綠化和茶花事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各類花事活動、茶花展覽、茶花公園、茶花專類園層出不窮(圖3),極大推動了茶花生產、科研以及園林綠化應用。在城市園林綠化(公園、專類園、花園、小游園)、道路綠化、小區綠化、庭院綠化、風景名勝區綠化及花壇、花境中大量推廣和種植茶花,擴大茶花生產量和應用普及率,以應用拉動生產,以生產促進發展,建立產、供、銷一條龍配套服務,中國茶花發展進入新階段。
茶花花朵展
茶花插花展品
茶花木雕
茶花繪畫
茶花室內展
3. 茶花花事活動
盆栽培育
大苗培育
造型茶梅
4. 茶花應用發展
當前,茶花品質不斷增加,產業逐漸發展,茶花盆景及盆栽茶花越來越多,茶花在城鄉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愈發普遍,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圖4),各類茶花生產基地、茶花示范區、茶花街、茶花公園、茶花物種園在全國各地不斷涌現 。
2.2.3 茶花產業發展
一業為主,多業發展,以茶花為主線,各地積極鼓勵其他苗木尤其是特色苗木的發展,擴大種植規模,茶花與桂花、蘭花、紅花檵木、佛手及木蘭科花木、各類盆景等一起組成各類花木生產基地。茶花生產基地土地統一出租,相對集中,實行規模經營,統一修路、通電、通水,并指定專門技術人員指導茶花生產。在茶花銷售過程中,給予植物檢疫等方面的綠色通道,促進花卉苗木流通,進一步擴大茶花產業。為建立市場、豐富品種、便于采購、擴大銷售,各地政府根據茶花生產發展和市場需要,舉辦各類苗交會、農交會。
為大力普及養花知識,各地充分利用電視、廣播電臺及報紙媒體開展茶花知識講座、茶花知識競賽、茶花生產(銷售)大戶評比、茶花示范戶評選等活動;茶花協會及時發布茶花信息,舉辦展覽和科技咨詢活動。隨著人們對茶花的特性、品格、文化內涵的認識不斷提高,更多的人喜歡上茶花,全國種養茶花人數大量增加,從業人員增多,茶花生產成倍增長,推動茶花產業化發展。目前,浙江金華市就有近10萬花農從事花木和茶花生產,有上千萬株(盆)茶花。另外,云南、四川、廣西、廣東、福建、上海、湖北、湖南、江西、貴州、江蘇、安徽及臺灣省都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茶花生產基地,促進茶花苗木生產。同時,各地出臺一系列幫農扶農政策,鼓勵農民從事茶花規?;a和產業化發展。
3 茶花新品種培育
隨著茶花生產擴大、基地增加,茶花在城鄉園林綠化中的數量明顯提高,但與其他園林綠化樹種相比,茶花新品種數量少、苗木規格單一、推廣應用力度不夠,在園林綠化中所占比重偏低。為適應新一輪城鎮化發展,必須加大茶花新品種研發,盡快實現產品轉化,豐富茶花綠化苗木數量和規格,提高茶花苗木質量,形成茶花品種系列;加強袖珍型茶花培育和生產,促進家庭、辦公室的應用;加強盆栽、盆景茶花的生產和應用,促進茶花插花應用;加強茶花永生花的研發和應用,形成多產品、多用途的茶花類型,擴大茶花應用。
3.1 工程應用類茶花
綠化工程用苗是茶花苗木生產的主打產品,在整個茶花生產中所占比重最高、產值最大,需要加大研發,形成大型苗、中等苗、小型苗、袖珍苗,以滿足各種不同需求。轉變傳統生產模式,實行規模化經營,工廠化育苗;改善育苗基質,采用容器育苗;注重苗木質量,加強苗木形狀和樹形修剪整形;加強病蟲害防治和夏冬苗木管理,保持苗木優良形態;引用先進育苗技術和管理方式,強化茶花苗木節約化水平,采用噴霧或滴灌等新型噴灌方式,培育質優量多、規格多樣、品種豐富的茶花綠化用苗(圖5、圖6)。
5. 傲霜斗雪的茶花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