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北京,老陳是一名37歲高齡的大齡碼農,上半年公司裁員,老陳不出意外的“不幸”被裁。但是萬萬沒想到,老陳離職后每天晚上失眠,一起床就開始投簡歷,幾個月里的時間里投了380多份簡歷,電話加面試接了幾百個,歷經五個多月老陳才找到一份新工作:雙休變成了大小周,工資少了6K+。老陳說:“不挑了,是驢是馬有的騎再說,先湊合吧!"

老陳的經歷反映了當下互聯網行業的現狀

當下,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科技公司紛紛勒緊褲腰帶,掀起了新一輪的裁員風暴。國外:蘋果、亞馬遜、谷歌、Meta、微軟無一不在裁員,外包員工更是被毫不留情的辭退。國內: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都傳出了裁員消息,字節也大幅縮減招聘計劃;斗魚、攜程更是宣布裁員30%;華為雖未經確認,但也傳出一夜裁員7000人且多為34歲以上員工的消息。

大廠們紛紛裁員,無法以下幾點原因:

1.疫情發酵以來國際形勢變化莫測,經濟疲軟,資本市場也不能幸免,企業融資成本暴漲,企業沒錢怎么辦:裁員;

2.互聯網行業發展至今,風口上的豬已經落地,不再是紅利期,資本市場不再青睞互聯網,投資更加謹慎;

3.此外就是技術革新問題,科技公司發展快,很多老員工不進則退,跟不上時代進步和公司的發展方向,自然就會被公司淘汰。

其實又何止互聯網行業,網上曾有清北的碩士甚至博士紛紛報考街道辦的消息,各行各業又能好到哪去。。

可見就業形式之嚴峻

互聯網行業的現狀,也影響了當下年輕人的職業規劃和高考志愿的填報

曾經的互聯網行業遍地黃金,相關專業炙手可熱,是高考志愿填報的大熱門,如今報考熱度卻大不如前,報考人數已不如“臨床醫學、機械工程”等專業,看來填報高考志愿的考生們對未來已有了新的規劃,期待未來更穩定的專業。

2023-2023高考熱門專業

引用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的話:“抵御通脹的上策是投資自己的技能。”相信無論未來大家在做什么行業,是站在風口還是經濟不景氣,“打鐵還需自身硬”是不變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