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阿里發展初期,軟銀共投過兩次。一次是2000年,投了2000萬;另一次是2004年,投了6000萬。兩次投資后,軟銀持股比例達到了30%,成為阿里的第一大股東。2023年阿里在美股上市時,軟銀持股比例為34.4%。

2、阿里靠前五輪融資得以生存發展,期間參與其中的其他投資機構,基本都是早早退出套現了,只有軟銀和雅虎(倒閉后不提)堅持持有。

3、這些投資機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高盛,阿里的第一輪融資是在1999年,當時高盛出資500萬美元,占股高達50%,但高盛在四年后就退出了,轉了7倍。這些股份如果留到現在的話價值多少呢?2500億美元!

4、馬云在引入外部資本的同時,希望保住控制權,就引入了投票權委托這樣的機制。其中軟銀盡管是第一大股東,但只擁有一個董事會席位的提名權,而且還有前提條件,那就是持股比例不得低于15%。也就是說,如果軟銀持股低于15%,這個提名權將不復存在。

5、此次軟銀套現高達340億美元,折合2300億人民幣,對阿里的持股比例從23.7%降到14.6%,從而失去了僅有的一個董事會提名權。近年來軟銀的投資一敗再敗,今年二季度虧損超過3萬億日元,近1600億人民幣。如果沒有阿里的股份可以套現,軟銀估計撐不下去了。

6、資本方出了錢,尋求高額回報是很正常的事。當初如果沒有軟銀的慷慨解囊,阿里也很難快速崛起。而且軟銀拋售的是ADR,也就是阿里在美股發行的存托憑證(非美國本土企業不能在美股直接發行股票)。隨著阿里在港股雙重主要上市,在美股退市的預期大大加強,提前退出是個理性選擇。

7、在軟銀身上,我們看到企業發展的偶然性,一次重大機遇可以換來巨額財富,足夠很長時間吃老本。其實很多大企業都是這樣,獲得財富積累后,再想找到第二增長曲線,難于上青天。

8、資本市場都是紙上富貴,有人退出套現,就有人接盤,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各取所需罷了。

套現阿里巴巴,只是軟銀眾多防守操作中的一步

軟銀公布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季度虧損,第一財季凈銷售額為1.572萬億日元(約合116.25億美元),同比增長6.3%,但單季虧損再度刷新紀錄,歸母凈虧損為3.1627萬億日元(約合234億美元)。
在公布了創紀錄的虧損后,日本科技投資公司軟銀集團(9984.Japan)表示,董事會已批準通過結算預付遠期合約的方式,減持約2.42億股阿里巴巴(BABA)美國存托憑證(ADR),約占阿里巴巴已發行股份總數的9%,軟銀將通過減持套現4.6萬億日元(約合340億美元)。

根據軟銀集團作出的公開披露,上述股份結算將于2023年8月中開始,預計將于2023年9月底完成。
軟銀集團預計,該預付遠期合約的股份結算不會導致各金融機構交易對手向市場額外出售阿里巴巴股份,原因是合約所涉及的公司股份在發生上述變現交易時已經由交易對手在市場上進行對沖。
此次減持將使軟銀對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從23.7%降至14.6%。

1999年,軟銀向阿里巴巴投資了2000萬美元,首次投資為阿里巴巴的成功奠定了基礎,也幫助建立了CEO孫正義的聲譽,孫正義對阿里巴巴的投資可能是所有人做過的最好的投資之一。

軟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結算這些遠期合約將消除對未來現金流出的擔憂,進一步加強對嚴峻市場環境的防范。軟銀強調,自從首次投資阿里以來,兩家公司已經建立了緊密的關系,在這次交易后雖然計算會計報表的方式發生了變化,但兩家公司仍將維持友好的關系。
阿里巴巴的ADR 8月10日收漲1.36%,報92.43美元,軟銀在東京股市收漲0.38%,在美國市場交易的ADR收漲5.1%。
軟銀周一(8月8日)公布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季度虧損。發布的2023財年第一季度財報(4月-6月)顯示,軟銀第一財季凈銷售額為1.572萬億日元(約合116.25億美元),同比增長6.3%,但單季虧損再度刷新紀錄,歸母凈虧損為3.1627萬億日元(約合234億美元)。
孫正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想說,這是我們公司歷史上最大的損失,我們對此非常重視。”當被問及包括人員編制在內的成本削減問題時,孫正義表示將考慮“一切”可能的措施,“我們必須重新審視一切。首先是保持我們的防守模式,這是我們九個月前的態度,我們將繼續保持并執行這一態度。”
軟銀集團最新季報嚴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投資損失,科技股估值暴跌拖累了其愿景基金(Vision Fund)。愿景基金第一季度虧損2.33萬億日元,上年同期收益為4519.3億日元。其中導致其虧損較多的個股包括Coupang公司、商湯科技、DoorDash,貝殼找房、Wework等。
愿景基金曾被稱為軟銀真正有趣的機會所在。愿景基金的成立是為了對那些通過技術力量,特別是通過人工智能改變世界的公司進行巨額投資。孫正義是人工智能的忠實信徒,它貫穿于軟銀的幾乎每一筆投資,以及他與投資者和企業家的幾乎每一次談話。
除了科技股大跌,財報中軟銀集團將虧損的原因還歸為日元貶值造成的股份價值嚴重縮水。
財報公布后,軟銀的股價在東京市場交易中仍然上漲,因為該公司暗示將進一步回購股票。此外,孫正義表示,出售資產管理公司堡壘投資集團(Fortress Investment Group)的談判已經開始。
套現阿里巴巴,只是軟銀眾多回血操作中的一步。
據軟銀遞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軟銀在8月5日以7.99美元的加權平均價格出售了約540萬股在線個人金融公司 SoFi Technologies的股票。8日,軟銀以平均8.17美元的價格又賣出了670萬股股票。
在今年4月至7月間,軟銀還出售了所持的包括Uber在內的公司股票,共獲得56億美元的收益。另據報道,在最近一個季度,軟銀在其投資組合中已減計了284家公司,僅增持了35家公司。
軟銀此次結算的預付遠期合約是一種衍生品,該公司可以通過這一工具籌集資金,但同時也擁有未來保留股票的選擇權,軟銀今年已經通過這一工具籌集了2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