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激進的打法,讓軟銀如今只能割肉防御。

據路透社消息,軟銀集團8月10日發布公告表示,將通過減持阿里巴巴集團的股份來獲得34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00億元)的收益,以獲取現金流應對市場低迷。公告指出,集團董事會同意結算至多2.42億份阿里巴巴ADR(美國存托股份)的遠期合約,預計交易總收益達4.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350億元),其在阿里巴巴的持股比例從6月底的 23.7% 降至 14.6%。

圖源:軟銀集團官網

同一天,阿里巴巴也發布公告稱,其股東(軟銀集團)董事會已批準提前股份結算軟銀先前與數家金融機構交易對手訂立的使用軟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籌集資金的若干預付遠期合約。將提前結算的預付遠期合約涉及最多約2.42億股的阿里巴巴美國存托股份,占阿里巴巴已發行股份總數的約9%。

圖源:阿里巴巴集團官網

根據軟銀集團作出的公開披露,上述股份結算將于2023年8月中開始,預計將于2023年9月底完成。軟銀集團預計,該預付遠期合約的股份結算將不會導致各金融機構交易對手向市場額外出售任何阿里巴巴股份,原因是合約所涉及的公司股份在發生上述變現交易時已經由交易對手在市場上進行對沖。

不停割肉,拋售股份為求生

8月8日,軟銀公布的2023財年第一財季(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截至6月30日,歸屬軟銀股東凈虧損3.16萬億日元(約合234億美元);軟銀投資虧損2.83萬億日元(約合207億美元);軟銀旗下愿景基金虧損2.91萬億日元(約合214億美元),其中 6314 億日元歸因于第三方利益。創紀錄的虧損讓軟銀不得不割肉求生。

據路透社報道,8月8日,軟銀表示計劃出售其在SoFi持有的9%的部分股份。軟銀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8月5日軟銀以7.99美元的加權平均價格出售了約540萬股SoFi股票。8月8日,軟銀又以平均8.17美元的價格賣出了670萬股股票。報道介紹,SoFi Technologies是美國一家在線個人金融公司和在線銀行,今年以來,SoFi的股價已累計下跌近50%,軟銀拋售其股票的消息傳出后,8月8日盤后SoFi股票下跌3.5%。

據彭博社消息,為籌集現金流,今年二季度,軟銀以每股41.47美元的平均價格,出售了所持優步公司(Uber)的全部股份。在今年4月到7月間,軟銀出售包括優步、美國在線房地產公司Opendoor、醫療保健公司Guardant等公司的股票。

另據《金融時報》8月3日的報道,通過“遠期合約”的方式,今年軟銀已出售了其持有的2.13億股阿里巴巴股票,套現約2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82億元)。

業績血虧,愿景計劃成“怨念”

2023年,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建立愿景基金,以其1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300億元)的規模震驚了科技投資界,彼時,這只私募股權科技投資基金一半以上的資金來自蘋果、高通、甲骨文創始人拉里·埃里森以及沙特阿拉伯王國的公共投資基金。2023年7月,軟銀宣布計劃創建1080億美元的愿景基金二期,主要投資人工智能,尷尬的是,愿景基金二期已經啟動并運行后,資金池里只有軟銀自己投下的3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60億元)。

圖源:軟銀集團官網

如今,讓軟銀血流不止的主要傷口正是來自于曾被寄予厚望的兩只愿景基金(Vision Fund 1 & Vision Fund 2)。

據軟銀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愿景基金一期在2023財年第一財季錄得30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55億元)虧損(凈額),未實現估值損失(凈額)總計1.22萬億日元 (約合人民幣622億元);愿景基金二期在第一財季實現收益3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8億元),未實現估值損失(凈額)總計1.3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78億元)。軟銀表示,投資損失的主要原因是通貨膨脹和利率上升導致的經濟衰退、全球股價下跌,以及投資組合公司的公允價值下降。

據日經新聞報道,今年一季度,愿景基金持股的34支上市公司中有32支投資虧損,其中包括損失54億美元的韓國電商Coupang、損失24億美元的新加坡網約車平臺Grab、損失13億美元的印度移動支付公司Paytm、損失11億美元的美國食品配送運營商DoorDash等。另據路透社消息,愿景基金持股的部分上市公司,如Coupang、挪威機器人公司 AutoStore和人工智能公司 SenseTime的股價在 6 月30日收盤時下跌了近一半。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截至今年5月,軟銀通過愿景基金二期進行的209筆投資中,只進行了13宗上市交易,其中8家上市公司自今年年初以來市值下跌超過33%。

創下紀錄的虧損,讓孫正義在8月8日的財報發布會上以軟銀CEO的身份公開進行了自我檢討,并表示:“我為自己過去貪圖暴利而感到羞愧。”

外患未除,內憂不斷

虧損的窟窿還收拾不利索,軟銀內部的人事變動卻愈演愈烈。

2023年,軟銀集團首席戰略官、高盛前高管佐護勝紀在辭職。

今年1月,軟銀集團首席運營官馬塞洛·克勞爾(Marcelo Claure)宣布離任。據《金融時報》報道,馬塞洛·克勞爾可謂孫正義的左膀右臂,每當軟銀的投資出現問題時,孫正義都會找他解決。

今年7月,軟銀集團執行副總裁、愿景基金負責人拉吉夫·米斯拉(Rajeev Misra)宣布放棄在愿景基金內的大部分頭銜和管理職責,并將推出自己的投資資金。據路透社報道,作為軟銀投資部門最高級別的管理人員以及軟銀的核心締造者之一,拉吉夫·米斯拉的退出意味著軟銀內部分崩離析之勢愈發嚴重,曾被看作孫正義潛在接班人的三位高管全部出走。

而離職潮似乎還在繼續,據彭博社消息,7月底,愿景基金管理合伙人雅尼·皮皮尼斯(Yanni Pipilis)和穆尼什·瓦爾瑪(Munish Varma)已通知團隊即將離職。

一茬又一茬的高管離職,一波接一波的科技股暴跌,內憂外患下的軟銀要如何面對接下來的風暴,或許是曾主打激進投資的孫正義該冷靜思考的生死棋局。

日經:日本軟銀巨虧后出讓阿里巴巴股權融資 孫正義失去阿里控股權

中國小康網8月11日訊 老馬 軟銀集團(SBG)8月10日宣布,針對利用中國阿里巴巴集團股權的融資,一部分將以阿里巴巴的股權償還。隨著軟銀出售阿里巴巴股權,出資比例將從6月時的23.7%降至14.6%,不再屬于權益法適用公司,將于2023年7~9月計提重估收益等4.6萬億日元。

軟銀集團老板孫正義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軟銀集團4~6月通過作為金融衍生品之一的預付遠期合約拿出阿里巴巴股權,籌集了約1.3萬億日元。償還時可選擇支付現金或交付阿里巴巴股權的現貨結算。在出現巨額最終虧損、業績惡化的背景下,軟銀認為應放手阿里巴巴股權,防止未來現金流出的風險。

隨著對出資比例低于20%,阿里巴巴不再是軟銀集團的權益法適用公司。在會計規則上,變為與一般持股相同,將重估阿里巴巴股權。預計帳面價值和市價的差額達到約2.4萬億日元,包括清算收益等在內,預計稅前階段收益約4.6萬億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