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南在美國買房是真實的嗎?事實情況是怎么樣的?
最近,司馬南在美國買房的事,引發熱議。據司馬南說,“鋪天蓋地都是這個事的報道”。
我估計,所謂“鋪天蓋地的報道”,其實就是很大聲勢的質疑與責難。
對此,看到一段視頻,司馬南回應承認有這事,說自己過去并沒隱瞞。再說了自己可能要受到的一些聽上去就是胡扯的懲罰,表現出來一種滿不在乎的戲謔態度。言辭之間,不乏有用嘲諷來拒止所有質疑與責難的意味。
還看到,胡錫進也出面幫司馬南圓場。
本文想說的是,司馬南兜里有錢,還是美鈔,在美國投資,買美國的房子,想賺一票,確實不算什么事。
但是……
放一放,后面再轉折說“但是”。先還是繼續說,為什么對司馬南買美國的房子,沒必要“鋪天蓋地“地大驚小怪。
首先,現在,大量的事實已經證明,司馬南雖然在網上享有非常人所能及的話語能力,但他終究不代表任何人,只代表他自己。既如此,他買不買美國的房子,那是他自己的事,純屬個人行為,和別的任何方面都沒關系,任何人都沒必要也沒有權利說三道四。除非發現并舉報他在其中有什么非法行為。
再者,趨己之利是人的本性本能。除了圣人超人,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如此(包括逐名,下同),都是凡夫俗子。對凡夫俗子,不能有過高的要求。也最好別要求。正如有句俗話所說的,“不要趕鴨子上架”。所以,司馬南出于有利可圖的動機買美國的房子,或許可以對他這么凡夫俗子表示失望,但其實這種失望本來就不應該。
凡因為知道了司馬南在美國買房而失望乃至痛心疾首的人,認知里面,恐怕有個誤區:看到有人在那里一臉正氣,就以為這人已經超脫到了圣人超人的境界。
不可能。百分之百誤區了。別看那些表面的東西。大家都還是凡夫俗子。不過是有人會很像模像樣地趨利而已。有句古話就說得很圓范也很規整好聽,叫做“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什么“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之類的貶斥藐視,那都是嚇唬人的,包括嚇唬自己。所有的趨利不得而落得雞飛蛋打者,無非是趨利的花樣門道沒整好罷了。
所以,既然清楚司馬南其實和大家一樣,都是凡夫俗子,不能指望或要求他做圣人、超人,也就確實沒必要把他在美國買房當回事了。誰真的把這當回事,誰自尋煩惱。真正看透了的,不是試圖拿道義呵斥他,而是要好好琢磨他怎么取財就這么“有道”。如果對他的趨利之道,持“拿來主義”并卓有成效,那才再好不過。
說完了確實別把司馬南在美國買房當回事的道理,現在接著說先前被放一放的那個“但是”。
我要說的 “但是”是什么?
是對于在美國買房的質疑與責難,司馬南的回應也好,胡錫進的圓場也好,都不“在點”(武漢方言,“恰當”的意思)。
“在點”的回應或圓場,應該解釋清楚,2010年那個時候,中美關系還是挺好不錯的。兩國之間,人和人串個門,交易個啥的,和司馬南與“隔壁王奶奶”來往來往,好像也沒多大區別。所以,那個時候司馬南買美國的房子確實不算什么事。
但是,現在中美是什么情況?司馬南對美國又是什么情況?現在的情況下,這事被扒出來了,回應也好,圓場也好,是不是應該態度嚴肅嚴謹些,把過去現在的區別說清楚,而不要打馬虎眼,以求得理解并消釋質疑與責難?
卻怎么不是這樣?
不但不能“在點”地回應質疑與責難,司馬南還要戲謔以嘲諷來拒止。看上去,聽上去,怎么就感覺是“我買了又怎么樣?我偏要買,我還要買”的意思?
試問,照這樣的意思,再當看到有人一面反華反大陸一面在華在大陸撈金,司馬南是罵還是不罵?若罵,怎么罵?
也請胡錫進想想,當你為司馬南圓場說“在美國買過房子,投過資,就不能批評美國了?這個邏輯站不住吧”時,上面的試問,你該怎么回答?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