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對一個國家而言有多重要?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科技創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作報告。報告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上海,承擔著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重大任務,聽完總書記報告后,來自上海的全國黨代表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也有了更為明確的目標指引。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上海市科學技術工作委員會書記徐楓。 本文圖片均為“上海科技”微信公號 圖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上海市科學技術工作委員會書記徐楓表示,立足新發展階段,上海將繼續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指示精神和對上海科技工作的要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賦能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
徐楓表示,能夠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參加此次盛會,并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作報告,感到十分光榮。
徐楓說,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徐楓表示,全市科技系統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要切實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和部署當中,切實做到忠誠擁護“兩個確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四個面向”,大力推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加快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克,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壯大科技人才隊伍,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體現上海科技系統的擔當作為。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黨委委員、研究組組長、研究員陳玲玲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黨委委員、研究組組長、研究員陳玲玲常年奮斗在科研一線,她帶領團隊成員還發現了環形RNA在自身免疫病患者中(如紅斑狼瘡)表達降低,引入環形RNA可以降低患者來源細胞的異常免疫反應,提示環形RNA可以作為新型RNA藥物。這些發現被國際認可和廣泛引用。
陳玲玲說,習近平總書記作的工作報告,思想深刻、視野宏大,令人振奮。報告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是指導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獻。
在下一步學習貫徹落實中,陳玲玲表示,廣大科技工作者要 “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研國家之所需”;聚焦重大科技問題,持續加強基礎研究;圍繞國家急迫需求,開展有組織的科研攻關;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實實在在的科技支撐,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