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世界大會2023直播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呢 百度汽車駕駛AI技
百度帶來了一系列新產品和新技術,其中圍繞的一個關鍵詞就是“AI”。
百度世界大會2023
未來機器人的主要形態是汽車機器人,智能汽車也越來越像機器人,這是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對未來汽車的看法。在公司的戰略層面上,這是百度對未來汽車的判斷。
于是,百度“汽車機器人”應運而生。百度稱其具備L5級自動駕駛能力,不僅無需人類駕駛,而且比人類駕駛更安全。這話放在現在來說,可能會引發很多人的質疑,因為最近一年,因“自動駕駛”而發生的事故并不在少數。
“汽車機器人”盡管吸引人,但“蘿卜快跑”似乎才是令百度“興奮”的環節,因為它更加接近于無人車出行的商業運營階段。這是百度全新升級的無人車出行服務平臺,聽起來像是“Robot”的音譯。
百度“蘿卜快跑”
簡簡單單的一個音譯,但總讓人覺得不同尋常。在過去,用戶需要通過百度地圖APP享受無人車服務。現在,百度將該服務單獨整合到了“蘿卜快跑”上,用戶通過該應用,能夠打到具備汽車機器人雛形的百度Apollo無人車。百度的自動駕駛似乎并不是在“快跑”,而是在慢慢接近我們。
回顧整場大會,從產品到服務,從軟件到硬件,最后再到整個城市,人工智能的作用都在顯現。
“汽車機器人”首秀!
李彥宏提出了“汽車機器人”的概念,但這并不是說它可以像“變形金剛”那樣變身。對此,李彥宏說,“我們認為,未來的汽車會變成‘汽車機器人’,未來‘機器人’形態會很像一輛汽車。汽車機器人具有這些特點,就是自動駕駛、智能助理、忠誠陪伴和自我學習。”
百度“汽車機器人”
L5自動駕駛意味著車輛可以完全替代駕駛員,天氣、地理、環境因素變化都無需駕駛員時刻操心,車輛會自動根據行車環境調整行駛狀況。因此,在百度“汽車機器人”車內,你看不到方向盤和踏板。
作為駕照者來說,這可能會很不習慣。但李彥宏卻表示,人類會慢慢習慣,最終可能會不習慣方向盤和踏板。的確,人類已經適應了手機,適應了手機上沒有鍵盤,未來可能還將適應透明手機。
百度“汽車機器人”內部
不過,在手機形態的變化中,人類并沒有后顧之憂,單單是習慣的改變。而自動駕駛不同,它意味著人類駕駛者在一定程度上要交出駕駛權,并將生命和財產托付于自動駕駛。只有我們自身信任手中的技術,才會將方向盤和踏板全部取消,而這可能要需要時間。從這一點來說,百度走得很超前。
此外,“汽車機器人”能分析用戶的潛在需求,主動提供服務,同時具備自我學習和不斷升級能力,是服務各種場景的智慧體。
這兩點是該車區別于傳統汽車的重要特點。在傳統汽車上,人是駕駛者,汽車是出行工具。而在百度“汽車機器人”上,人更像是享受者,車更像是服務者,也就是說它更像是人。李彥宏也坦言,百度更想做有溫度的科技。在此,傳統的人車關系已被淡化,這或許就是百度式的出行哲學。
“蘿卜快跑”還要跑多久?
在總結了百度Apollo過去兩年的運營實踐后,百度推出了自動駕駛打車軟件的升級版——“蘿卜快跑”,它是Apollo GO的延續。但“蘿卜快跑”聚焦的是乘客的全流程乘坐體驗以及整個系統的運作效率。換句話說,百度已經在商業層面上打造“蘿卜快跑”。
百度“蘿卜快跑”
借助于百度無人駕駛平臺和5G網絡,一個“云駕駛司機”可以照顧多個“蘿卜快跑”的車輛。但這還不夠,它還需要“智慧之路”,也就是AI智能信控系統的“照顧”。比如在河北保定,百度在84個路口部署了AI智能信控系統,形成一條條“綠波帶”,減少車輛遇到紅燈的概率,使車輛行程時間平均縮短約20%。
蘿卜快跑APP
此外,我們預計,“蘿卜快跑”可能還需要借助車路協同能力,以減少遭遇路口急剎等情況發生的概率。
目前,蘿卜快跑APP還只是在北京的亦莊、長沙等部分地區測試上線。但李彥宏表示,在未來三年內,該服務會在國內30城上線。
百度魏東
而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副總裁、首席安全運營官魏東透露,原定目標是在未來三年投放3000輛左右的自動駕駛車隊,但目前來看可能會持續增加規模。也就是說,到2023年左右,你可能會看到更多人用蘿卜快跑APP打車。
形成一定的規模就意味著商業化。魏東坦言,如果進入商業化,從定價角度來講,百度不希望它遠離老百姓,但會尊重基本的商業邏輯以及成本結構,從而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閉環。
百度AI有哪些新鮮的應用?
在今年4月26日以前,百度slogan為“有事搜一搜,沒事看一看”。之后升級為“百度一下,生活更好”。在這背后,有AI在起作用。
百度世界大會2023
在AI的加持下,百度APP已經能輕松識別用戶的連續追問、中英文混雜等語音,并帶來了粵語搜索、拍照識字及“AR認知館”等功能。同時,通過TTS技術,用戶還可以進行“DIY語音包制作”,只需要錄制20句話即可用自己的聲音聽新聞。
正是通過TTS技術,百度APP才生成了龔俊數字人,你可以說它生成的3D圖像和真人有出入,但由AI技術合成的歌聲的確很接近于原聲。
龔俊數字人亮相
此外,借助于百度AI技術,百度還為中國跳水隊量身定做了一套“3D+AI”跳水輔助訓練系統。
在細節決定成敗的跳水臺上,運動員訓練時不能佩戴傳感設備,哪怕很小的設備都會影響運動員的發揮。而“AI教練”可以更好地讓跳水隊員掌握跳水的細節,具體來說就是對訓練視頻進行摘要、動作抽娶姿勢糾正等處理,快速進行歸納整理,讓運動員更快找到自身的問題。
百度“3D+AI”跳水輔助訓練系統
正因如此,我國跳水運動員才能夠奉上一幕幕神奇的“水花消失術”。
進擊的百度“昆侖芯2”!
沒有宣布流片成功,直接宣告量產。顯然,百度對“昆侖芯2”極為自信。
在此之前,百度用了10年時間進行技術積累。從2011年到2023年,百度最大的成果是“百度昆侖”1代。而從2023年到今天,百度直接宣布“昆侖芯2”量產,升級速度不斷加快。
百度“昆侖芯2”宣布量產
是研發急于求成嗎?好像并不是。賬面數據上,“昆侖芯2”采用7nm制程,搭載自研的第二代XPU架構,性能相比一代提升了2到3倍,整數精度(INT8)算力達到256 TeraOPS,半精度(FP16)為128 TeraFLOPS,最大功耗僅為120W。整體來看,它的性能、通用性、易用性較1代產品均有顯著增強。
更重要的是,這款芯片已與飛騰等多款國產通用處理器、麒麟等多款國產操作系統以及百度自研的飛槳深度學習框架完成了端到端的適配,擁有軟硬一體的全棧國產AI能力。
一家互聯網公司如此舍得投入重金,開發AI芯片,即便成功,商業價值何在?
對此,李彥宏承認,在短短幾年內,“昆侖芯2”的商業價值確實難以體現。但他認為,攻克類似芯片、操作系統這種被“卡脖子”的技術,需要科研人員“有雄心、有耐心,耐得住寂寞,而且有信仰。”
百度昆侖
從長遠來看,百度的選擇沒有錯。據百度公布的最新業績報告顯示,百度二季度實現營收314億元,同比增長20%;歸屬百度的凈利潤為54億元,再超市場預期。其中AI成為了百度業績增長的一大助力,第二季度百度智能云營收同比增長71%,持續保持高速增長。
可以預見,“昆侖芯2”將在互聯網核心算法、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無人駕駛等領域繼續為百度提供算法支撐。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