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要升初中那會兒,我在某短視頻平臺關注了幾個升學政策方面的號。看著講解有點干貨,于是就持續看了一段時間,從中還是了解到很多有用的政策。令我感到好奇的是當我再去刷短視頻時,系統自動給我推薦的其他博主的內容,這些視頻有著驚人的相似,發布時間不同,也不知道是誰抄襲誰的。

我們這些刷短視頻的人,對版權保護沒什么感覺,平時看微信公眾號、微博也是一刷就過去了,在看網絡小說的時候,還專門挑免費盜版的去看。我們的版權意識缺乏,造成了一個后果——最先發布的原創的反而觀者寥寥,就是后面抄襲的人氣還高一些。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寫的文案被別人抄去,估計原創作者心里想罵人。

平臺夠大還好,通過技術手段,嚴格限制了同質化內容。在本平臺里面,如果已經事先上傳過的視頻,在它上傳的過程中不是即時出現的,它就有一段時間,幾十秒的AI審核、人工智能審核,它如果判斷出跟以前的高度重合,一般來說,從版權保護的角度考慮,這就不能讓你發出來。可是跨平臺的抄襲盜版,只有通過投訴舉報、通知刪除的辦法,作者、平臺花費的時間成本非常高,問題是還不能徹底根除這種現象。

雖然說,我們骨子里都有想圖方便的基因,但是絕大多數人跟我一樣內心是善良的,潛意識里還是不希望看到侵權行為得逞。所以看到明顯的侵權,我打算還是提醒一下作者,實在太惡劣的,讓人義憤填膺,我打算去舉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