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文旻的對話發生在杭州。一個燥熱無風的上午,我們在錢塘江畔一座寫字樓的共享會議室里聊著過去、未來以及最重要的當下。

過去,文旻的身份是網易漫畫負責人、網易LOFTER部門總經理,后來是快手二次元負責人、A站負責人,而現在在我面前的,是創業者文旻。

這里是浙江大學的一個創業園區,大廈樓下還立著“浙江大學計算機創新研究院”的牌子,一路走上來偶爾能看到幾個穿著休閑的年輕人圍著電腦討論。他們多半是浙大畢業的碩士博士,或者海歸,在這個“孵化器”中進行著高科技產業的相關創業工作,文旻和他的“方糖星球”則是入駐此地的元宇宙創業公司之一。

他告訴我,“方糖星球”提供的是一種虛擬世界?產?具服務,可以創造、建設虛擬空間以提供線上活動虛擬化解決?案,將展會、演出或是會議等場景在網絡空間以一種風格化的方式展開,可以看作一種虛實交互的“元宇宙雛形”。

咖啡杯壁冷凝出的水滴落在桌上又蒸發,關于“元宇宙”、所謂的“web3.0”,以及當下和過去的“創業故事”,還有文旻曾經在網易和快手的工作經歷,都以一種更冷靜的方式在我們的討論中被展開。

“方糖星球”誕生記

創業在許多話語中總是被塑造得非常性感——靈光乍現的一拍即合,又或是宿命般的一個決定,在歷史的縱深維度下,每一個細節都有著十足的張力。即便商海激蕩,但在多數創業者看來,當下平靜向前的一步步才是每天的日常。

今日躍入腦海的目標想法,或許早在許多年前便被種下了種子。

一切倒回到文旻的學生時代。家鄉大橋的橋洞下開著一家賣漫畫書的小攤,河水流過,留下了關于漫畫書的回憶,文旻在這付出過不少時間和精力,他到現在還是覺得那位老板是個好人,租一本書可以讓他看很久,自己與ACG文化最初連接也由此開始。《七龍珠》《阿拉蕾》《北斗神拳》等早期被正版引入國內的經典作品,直接塑造了他對漫畫的審美與習慣,與后來接觸到的動畫作品一起成為了文旻現在自稱“老二次元”的底氣。

“二次元”自然不能錯過線下的相關展會,比如上海的CP(Comicup,國內規模最大的同人展會),以及一些潮玩展,文旻一直以來都是必去的。然而近年來,這些展會受到極大影響,很多時候就在不斷的延期中換城市或者直接取消,本來他的工作也很忙,因此錯過了不少展會。

也因為進入互聯網大廠后從事的工作都與二次元有關,后來面對這些展會時,文旻的身份已經變成了參展商。這幾年在組織參與相關工作時他發現,參加漫展的人變少了,對自己這樣的愛好者而言,是否能夠有好的解決方案?方糖星球的誕生,也帶著他“老二次元”的這份期盼。

文旻創業的想法醞釀已久,2023年在網易的工作結束時,他便有了創業的打算。那個時剛好有空檔期,文旻有很認真地考慮過創業,后來因為一些機緣巧合去了快手工作。

在快手工作的階段,他看了很多快手投資部同步到的創業項目,作為業務側他們需要進行一些判斷或共創,這些項目質量過關又不同于大公司的想法邏輯,給了文旻許多“刺激”。

他也認為自己已經進入一個新的人生階段,回顧這十幾年來的工作經歷,作為“互聯網打工人”,文旻做過太多嘗試,不管是在已經相對成熟的公司還是巨頭,他更多是在國內外具備成熟經驗的賽道上探索,而如今,他更想追求一種“不確定性”,這種對“未知”的憧憬一定程度上主導著文旻現在的方向。

“在這個時間點上,一切都水到渠成,各方面在推著你,告訴你這個事已經可以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