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正在進行中。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活動周啟動儀式上表示,創業創新(下稱“雙創”)需要穩定的經濟環境。

這些年來“雙創”蓬勃發展,“創客們”的創業創新精彩紛呈,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占經濟總量的比重不斷上升。目前,我國市場主體已達1.6億多戶、比10年前增加了近2倍,每年1300萬城鎮新增就業大部分是新增市場主體、初創企業增加的就業崗位。

創業創新需要穩定的經濟環境,首先是要有穩定的政策環境。也就是說現有政策是明晰的、方向是可以預見的,是可以讓包括“雙創”在內的市場主體充分享有政策紅利的。

為應對超預期因素影響,我國及時果斷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政策工具應用盡用,促進經濟回穩向上;

來自國家稅務總局的信息,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3.3萬億元,各項稅費支持政策已為小微企業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1.31萬億元,其中當然包括“雙創”方面的市場主體。政策的支持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大,政策紅利蛋糕也會加大,這是可以預見的,也是可以感知的。

其次,政策方向明確關鍵還在于具體落實,進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的力度就是重要方面。

李克強總理在活動周啟動儀式上強調,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刀刃向內改革,簡繁苛激活力,公正監管,提供便企利民政務服務。有權不能任性,用權當為公謀。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認為,當前,經濟運行面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困難依然較多,要積極運用改革創新辦法,幫助市場主體解難題、渡難關、復元氣、增活力。其中專門強調,要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防止任性執法、類案不同罰、過度處罰等問題。

此前,國務院派出了19個督查組到一些地方開展實地督查,督查的重要內容就包括聚焦穩增長、穩市場主體、穩就業保民生、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督查組陸續反饋的情況說明,一些地方在基層治理中執法亂作為、不作為等現象仍時有發生,亟待規范、改觀。

針對當前營商環境仍然存在的突出問題, 意見中規定了很多解決的時間節點,比如在2023年10月份、2023年11月份、2023年底前,相關工作必須完成。這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在總體政策上繼續強調、在時間要求上更加具體,在微觀上加強督查,就是多管齊下,為包括“雙創”在內的市場主體提供更為寬松的發展空間。

其三,要堅決杜絕“一刀切”、“運動式”執法。“雙創”的市場主體資金來源有限,市場經驗也不足,經不起大的風浪沖擊,一旦失敗,東山再起的機會就會減少很多,甚至是沒有。“雙創”要通過“放水養魚”留得青山、贏得未來,就要求盡力保持“水體”的總體穩定。

上述意見強調,嚴禁未經法定程序要求市場主體普遍停產停業。在市場監管、城市管理、應急管理、消防安全、交通運輸、生態環境等領域,要制定完善執法工作指引和標準化檢查表單,規范日常監管行為。各地區在制定和執行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方面政策時,不得層層加碼、加重市場主體負擔。這也是穩定經濟環境的重要舉措。